菟箭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蛋白激酶C的影响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79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菟箭合剂对糖尿病(DM)大鼠模型肾皮质蛋白激酶C(PKC)活性和PKCβ亚型表达的影响,为菟箭合剂防治糖尿病肾病(DN)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单肾切除加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45mg/kg)制作DN动物模型。共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8)、单肾切除对照组(QC组,n=8)、单肾切除糖尿病组(DM组,n=8)、中药菟箭合剂治疗组(ZY组,n=8)和缬沙坦阳性药治疗组(VT组,n=8)。ZY组、VT组在单肾切除大鼠STZ注射后72小时即开始分别灌喂菟箭合剂(20g/kg/d)和缬沙坦(20mg/kg/d),于治疗12周时处死,测定各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量(24°Upro),并对肾脏标本行常规肾脏病理观察,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软件检测肾小球系膜及基底膜相对面积。用[H~3]PDBu结合法测定肾皮质的PKC的活性,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肾皮质PKCα,βⅠ和βⅡ亚型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PKCβⅠ和βⅡ的表达。 结果:12周时DM组24°Upro较NC组和QC组大鼠显著增多(P<0.01),肾小球系膜区呈弥漫性无细胞性增宽,细胞外基质明显增多,肾小球系膜和基底膜相对面积较NC组和QC组显著增高(P<0.01)。ZY组和VT组大鼠24°Upro均较DM组显著减少(P<0.01),两组肾小球系膜和基底膜相对面积均较DM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之间的24°Upro及肾小球系膜和基底膜相对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DM组肾皮质胞膜结合的PKC(mPKC)活性显著高于NC组和QC组(P<0.01),而胞浆结合的PKC(cPKC)活性则明显低于NC组和QC组(P<0.01);ZY组和VT组的mPKC活性明显低于DM组(P<0.01),而两组的cPKC活性则显著高于DM组(P<0.01);ZY组和VT组之间mPKC活性和cPKC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化显示DM组肾小球内PKCβⅠ表达明显高于NC组和QC组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能源问题的进程,对国内外学者各阶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做了简单的回归,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在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能源问题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主要探讨了兰州地区在清代嘉庆年间由于砂田和水车的出现而使棉花作物得以试种成功,但由于诸多原因,棉花的种植在兰州最终废止,笔者对其各种原因探讨后认为社会经济原因是导
野牡丹属是野牡丹科野生观赏植物中最具观赏价值的一个属,贵州省共有4种。作者从形态特征、分布特点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对贵州省野牡丹属植物种质资源作了考察,并对其观赏特性及
海派中医流派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抹绚丽的色彩,成就辉煌,但要在现代化的舞台上继续发扬它的光芒,需要将其标准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甲等的百年老院,是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我国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2013年10月国内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
维生素B6属B族维生素类药物,又名吡多辛,包括吡多醇,吡多醛,吡多胺,三者可以互相转化,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药物性周围神经炎、失眠、白细胞减少症、治疗婴儿惊厥或给孕妇
以电厂粉煤灰和污水处理厂所产污泥等工业废弃物为原料,成功配制生态营养土。并进行苗木培育,实现对废物的综合利用。
车载毫米波雷达的频率主要分为24GHz频段和77GHz频段,其中77GHz频段代表着未来的趋势。77G雷达板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他关系到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其中电镀可靠性是影响其可靠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代理记账业务也发展起来。代理记账机构可以为那些不具备设立会计部门条件的企业提供会计服务。对于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