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并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为我国60%的工业总产值、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做出了贡献,为了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中小企业通过供应链模式协同营运。而随着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发展,“线下操作”向“线上集成”转变,线上供应链金融成为了金融创新的新趋势。目前,我国线上供应链金融相关业务被商业银行看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新的营业增长点,部分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汽车行业作为产业规模庞大,产业结构复杂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成为了参与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先锋力量。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对线上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研究及指标体系建设均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需要。合理辨认、评估线上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运行这一业务模式时应该首先思考的命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线上供应链金融研究现状,包括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模式,接下来介绍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的相关理论,包括理论基础及评价模型,然后通过文献梳理及问卷调查法选取了19项影响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指标。在实证研究中,选取2016到2018年的汽车行业相关企业数据,对选取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7项主成分,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最终的logistic模型;最后应用原有数据运行所得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验证本研究得出的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构建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预测准确率较高,对于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研究有一定实践意义。同时,核心企业实力因素在影响中小融资企业违约率问题上占据重要的位置,中小企业管理和偿债能力因素、物流能力及平台监管能力因素以及中小企业运营能力因素也对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具有较大影响。另外,由于本文中选取的中小企业数据来源主要是核心企业的下游经销商,所以本模型更加符合预付类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为核心企业的销售渠道融资提供参考。最后,文章从中小企业、核心企业以及供应链整体三方面给出了商业银行防范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