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掺杂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及NO电氧化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ujing4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吡啶和酞菁铁为原料、以包含铁的化合物为催化剂,通过控制合成条件用CVD法制备了不同氮含量的氮掺杂多壁碳纳米管(N-MWCNTs)。合成N-MWCNTs的温度范围在750-875℃,氨气流速范围在100-450 mL/min。采用XPS、TEM、XRD、FT-IR和Raman等技术对制备的N-MWCNTs进行了表征。XPS研究表明,所合成的N-MWCNTs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氮,分别是吡啶型氮、石墨型氮和分子型氮。理论计算表明,N-MWCNTs中的吡啶型氮比石墨型氮更易于吸附NO分子。
其他文献
正交结构正硅酸盐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由于其高的理论容量和突出的安全性能等优点成为很有发展潜力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文通过水热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_2MnSiO_4/C和Li_2Mn_(0.5)Fe_(0.5)SiO_4/C复合正极材料,测试了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初步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差异的原因,并采用非原位FTIR和非原位XRD的实验手段研究了其电化学过程中结构的变化与其容量衰减的原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由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引起的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在基因突变、癌症和衰老等生物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对ROS引起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氧化损伤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检测方法虽然灵敏,但耗时、费力并且耗费大。在本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简单,快速,无标记的金纳米粒子比色法研究单链DNA(single
在众多的半导体光催化剂中,二氧化钛(TiO2)因其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而在水处理领域倍受关注。针对目前粉末催化剂存在难以有效分离,光能利用率低,催化剂易于凝聚等缺点,本
金属-自由基配合物的合成与功能性研究,已成为分子基磁体的一个热点课题。其中,由于氮氧自由基本身既是自旋载体,又有配位能力,并且通过选择不同的R基团,可以得到不同的氮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