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提问对学生口语影响的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12332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经济不断增长,国际文化交流增多,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强调他们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而目前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很差,这一形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做到一些简单的英语读写,但是他们不愿意说,不敢说,甚至无法用简单的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是因为传统教学法,学生们练习口语太少,还是缺少英语环境?本文作者是一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师,面对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现状,这些问题促使她去研究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当前,广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仍然主要是在课堂上从教师那里学习英语。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其中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方面,提问对学习过程的潜在影响等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对小学、中学、大学课堂提问的研究,涉及中等职业学校的研究还很少见。   为了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为了验证课堂提问能否促进学生语言输出,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文作者依据二语习得理论和社会构建主义理论对课堂提问与学生口语影响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笔者在石家庄经济学校2008年入学的会计专业8个新生班中,挑选出中考英语平均成绩最为接近的两个班级进行实验,在实验班笔者采用课堂提问模式,教学中通过提问“逼迫”学生大量口语输出;而在对照班笔者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很少有机会口语输出。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笔者发现:   1.通过口语测试,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   2.通过对实验班部分学生的访谈,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自信心以及课堂气氛都有正面影响。   3.通过对实验班的课堂观察,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口语输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当然,实验中也发现了课堂提问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希望此研究能有助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更有效地运用课堂提问来成功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  
其他文献
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翻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和媒介作用。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深化,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的翻译人
本研究旨在分析高等体育院校单招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找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家庭背景的单招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差异,分析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相关性以及
《螺丝在拧紧》是美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众多杰出作品之一。作品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鬼怪故事,刻画了家庭女教师的悲剧性困境。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是发生在维多利亚时期
很多国内外的研究者一直在研究是否快速阅读能提高读者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在中国,这样的研究基本是针对大学生进行的,并且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在中学阶段进行研究的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