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崛起于中部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wl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西以改革开放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与周边兄弟省市相比,江西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面对新形势,如何有效发挥江西区域优势,加速在中部地区经济板块中崛起,缩小与发达省份的差距,顺利实现江西经济在新起点上“崛起新跨越”,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区域经济学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着眼于区域经济活动在结构、空间和组织上的最优化,着重于对区域经济问题的总体、综合和动态的研究,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规律。因此,江西必须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选择培育经济发展极,调整与完善各项政策,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等,以实现江西的崛起。本文以层层递进的形式,综合运用演绎法、归纳法、统计法、类比法、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比较全面深入系统地探讨了江西崛起于中部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概括性的介绍了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学概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概述,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的形成过程和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等等。其次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目标和手段,并就此分析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区域经济政策。接着根据江西省自身的经济各方面优势,指出江西与中部其他省区的经济发展的差距与差别以及江西崛起于中部地区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文章分析并吸收多位国内关于“江西崛起”战略权威专家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运用区域经济学原理并结合江西实际,从五个方面就江西崛起于中部地区的发展战略提出构想,主要观点是:一、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技术进步为动力,推进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形成具有江西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矿产资源产业体系,把江西建成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二、立足江西现有条件,发展高技术产业,按照行业找目标、找对象、定措施、定责任,嫁接、改造、应用一批科技成果产品。三、从“集中力量建设高速公路、积极改造农村公路、完善铁路网、提高航空吞吐能力、提高内河航运能力、推进输气管道建设”六处着手,把江西建成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四、在集约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崛起,巩固和发展江西的生态环境优势,把江西建成生态产业强省。五、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把生态放在前面,实现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高度融合。提出对环鄱阳湖产业进行统一的规划、布局,形成合理的产业体系,是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关键。重点应破除行政区划壁垒,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推进鄱阳湖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
其他文献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木犀科丁香属12种2变种1亚种1变型共16种丁香植物的叶表皮特征以及12种丁香的花瓣结构作了详细的比较解剖学特征,探讨了相关性状的系统演化意义、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第75~76页例1,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
恰当的绘画语言形式是体现作品内涵的重要手段,画家的观念形态决定了绘画表现所采用的语言形式。在顺应时代创新潮流的水彩画语言研究中,本文主要以当代中国水彩画现状为契机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自从其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以来,已发展成为了一门越来越热门的学科,并被应用在许多传统行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信息系统集成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于2017年9月3日晚在浙江杭州黄龙体育馆拉开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是我国“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
在我国,口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在培育学生英语思维和综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口语情景,听说并重加强口语会话练习,并
目的:通过梳理历代文献对蓄血证的认识及内涵,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睾丸损害的中医理论依据;研究抵当汤临床疗效与对大鼠VC睾丸损害的作用机制,揭示VC与蓄血证的
随着电力系统建设模式的更新和建设规模的扩大,配网自动化技术开始融入到10kV配电线路的布设工作中,对提升配网线路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作为一种具有消耗性
为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全国范围内各大城市都处在高架桥建设的浪潮中。城市高架桥在有效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景观及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其中桥阴绿化问题非常凸显。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