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越南使臣在华交游述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南古称“交趾”,历史上曾长期北属于中国。公元968年,丁部领平定“十二使君之乱”,建立“大瞿越”国,越南由此摆脱中国的封建统治,走上独立发展道路。之后,历朝历代中越双方互遣使团,保持着长期而稳定的宗藩关系。1644年清军入关,中国开始进入满清统治时期。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其华夏中心意识和大一统观念亦是根深蒂固,难以撼动。清朝统治者为了及早树立权威,在与越南建立宗藩关系的过程中表现得颇为积极。随着清朝统治逐渐巩固,出于现实考量,越南方面在经历了短暂的联明抗清阶段之后,最终弃明投清,与清朝正式建立宗藩关系。有清一代,在宗藩关系支配之下,越南国王频频遣使中国。这些越南使臣在本国都是精英人物,可谓“皇华重选”。他们大都具有很高的汉学素养,文学练达,能够熟练利用汉文进行创作。在华期间,他们有感于中国的山川风物、人情世故等,按照惯例,一般会将其燕行经历著录成书,这部分书籍就称之为“燕行文献”。《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收录了自1314年至1884年出使元、明、清三朝的五十三位越南使臣的七十九部燕行文献,借“异域之眼”,为我们直观地呈现了那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实态。本文以《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为中心,对其中诸多燕行文献进行分析、梳理,最终归纳、总结出清代越南使臣在华交游的一些基本概况。如来华越南使臣的身份、肩负出使使命、北使所著燕行文献情况等。在华期间,他们于完成政治使命之余,多方交游,交游群体十分广泛。与中国士人阶层往来酬唱赠答,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文学交流,共同谱写出中越交往的友好篇章。清代与越南同为藩属国的还有朝鲜、琉球两国,三国为“同文之国”,越南使臣来华朝贡之时与朝鲜、琉球使臣亦多有交集,且有诗作传世,共结缟纻之谊。与此同时,越南使臣对其所秉持的中国观也有所表露,从中可以透视出其对满清政权政治拒斥与文化认同的双重矛盾立场。所有这些对于我们理清清代中越关系发展脉络,了解中越双边关系的发展与演变过程都意义重大。另外,对中国与其他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史研究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正> 我厂为了充分挖掘煤气发生炉的生产潜力,着重对制气影响很大的进造气工段蒸汽的压力提出了要求。从生产及安全角度出发,不但要求压力调节平稳,而且要求调节阀关闭时泄漏
介绍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我国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了解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救能力培训、沟通能力培训、教学效果及满意度改善中的作用,指出目前我国急诊护理教学中情景模拟
红河州由于特殊的地理及气候类型,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形成了全国有名的植物种质资源库,据初步统计,全州有近7000种高等植物,其中观赏植物约1200种、占1/6。丰富的花卉
本文以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为研究对象,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历经的人生经历着手,运用解释性历史研究、学科交叉、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等研究方法,建立起景观设计与
在广西第八届剧展上隆重上演的原创大型民族音舞诗剧《铜鼓》以演绎传统民族题材为主线,以音乐、舞台、诗歌的艺术形式呈现了铜鼓的起源、功能、造型等,充分展现了铜鼓这一南方
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及其提供的中介服务在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技术支撑上的作用愈加重要。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安全生产治理亟需社会中介组织的参与,选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安全
<正> 肉兔的宰前检验,是保证兔肉卫生质量的重要工作,也是兽医卫生检验上的主要环节。通过宰前检验,首先可防止污染生产车间;其次能够使患传染病的肉兔及时得到处理,减少损失
期刊
古往今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在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不仅关乎民众身体健康,更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然而食品安全犯罪在高压态势下屡禁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构建和建设,日照国际海洋城的迎来了海洋产业的发展契机。规划先行,有利于海洋城构建合理的产业发展体系,并对投资的全过程进行动态控制,以此获得较好的
目前,双氯芬酸钠是常用的非甾体强效镇痛抗炎药物。该药是临床上医治和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等种种关节病的急性发作或持续性肿痛的一种非常常见的药物。采用体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