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企业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凸显。面对动态复杂的市场环境,如何更有效地提高企业绩效也成为企业管理者和学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为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Zahra和Teece等学者认为动态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有效地发掘、把握市场机会,整合重置组织内部和外部资源以适应动态复杂的环境变化、创造企业价值,是组织创造持续性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愈加激烈,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提升绩效的有效途径,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企业绩效源于企业对商业模式的持续性变革。因此,本文从企业生存环境出发,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在已有的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础上,引入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中介变量,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此外,将环境动荡性作为调节变量,探索其在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从而为企业管理者们提供能提高企业绩效的建议。
为了使本文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有效,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动态能力,环境动荡性,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的研究文献,初步了解其研究现状,从中找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结合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模型构造,围绕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提出理论假设;其次,基于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指标,通过问卷收集数据。对收集的有效问卷数据借助SPSS24.0、AMOS22.0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模型拟合程度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来进行假设验证,最后得到本文的研究结论:1、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间有直接的正向积极作用;2、商业模式创新在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着不完全的中介效应;3、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受到环境动荡的影响,即当环境动荡程度越高,商业模式创新在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更强的中介效应,反之,则越弱。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贡献在于:首先,通过对企业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内涵和本质的深入分析,丰富了有关动态能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其次,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将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引入模型框架,揭示动态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共同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内在机制。通过对中间路径的实证检验,证实了可以从动态能力角度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研究;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对企业通过构建动态能力、创新商业模式促使企业绩效提升提供实践启示与建议。
为了使本文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有效,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动态能力,环境动荡性,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的研究文献,初步了解其研究现状,从中找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结合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模型构造,围绕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提出理论假设;其次,基于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指标,通过问卷收集数据。对收集的有效问卷数据借助SPSS24.0、AMOS22.0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模型拟合程度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来进行假设验证,最后得到本文的研究结论:1、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间有直接的正向积极作用;2、商业模式创新在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着不完全的中介效应;3、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受到环境动荡的影响,即当环境动荡程度越高,商业模式创新在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具有更强的中介效应,反之,则越弱。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贡献在于:首先,通过对企业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内涵和本质的深入分析,丰富了有关动态能力、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其次,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将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引入模型框架,揭示动态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共同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内在机制。通过对中间路径的实证检验,证实了可以从动态能力角度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研究;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对企业通过构建动态能力、创新商业模式促使企业绩效提升提供实践启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