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模拟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体外及体内模型,通过观察抵抗素对肝酶学指标、细胞和组织形态学改变、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 factor-a,TNF-a)表达及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探讨抵抗素作为促炎因子对NAFLD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1.体外实验选用软脂酸诱导L02细胞脂肪变性模拟NAFLD体外模型。实验分为4组:C组(正常对照组)、P组(模型组:软脂酸20ug/ml)、CR组(重组人抵抗素50ug/l)和PR组(软脂酸20ug/ml+重组人抵抗素50ug/l)。各组给予相应处理72小时后,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的脂变并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含量;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NF-κB、TNF-a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2.体内实验应用高脂饮食喂养Wistar大鼠建立NAFLD体内模型。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5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分别于第15、18、21周末将对照组和模型组随机各处理5只。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 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IV)、层粘连蛋白(LN)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评估抵抗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 IR)(HOMA-IR);取肝组织HE、VG染色及电镜观察肝脏纤维化情况。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抵抗素转录水平。结果1.选用软脂酸诱导L02细胞脂肪变性,成功建立NALFD体外模型。(1)油红O染色观察:C组肝细胞边缘清晰,细胞核居中,未见明显橘红色脂滴形成;P组胞浆内可见橘红色脂滴;CR组胞浆内见少量橘红色脂滴;PR组见大量脂滴,脂滴不同程度融合。(2)与C组比较,P组、CR组及PR组细胞培养上清中TG、ALT、AST、 GGT的含量升高。2. 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 P组、CR组及PR组NF-κB mRNA、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而IRS-2mRNA明显降低(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与CR组间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同mRNA变化趋势。3.肝组织形态学和血清学指标评价成功建立NAFLD体外模型。(1)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组织病理学观察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2)NAFLD模型组HOMA-IR、PCⅢ、LN、CIV、HA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均以21周时升高最为明显,与相应时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 RT-PCR结果示:resistin mRNA变化趋势同血清学各项指标。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抵抗素与HOMA-IR、PCⅢ、LN、CIV、HA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抵抗素上调脂肪变性LO2细胞内NF-κB和TNF-a的表达,并且下调IRS-2的表达;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大鼠肝组织抵抗素表达逐渐升高,并且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IR成正相关,提示抵抗素可能通过NF-κB依赖途径发挥促炎和促IR作用并加快肝脏由炎症向肝纤维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