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炭系准噶尔-吐哈三塘湖地区共分为7个小的地层分区和9个大构造带。研究区石炭系共识别和划分出了6类沉积体系、11种相、20种亚相。其中,希里克奇地区,白杨河地区的含有鲍马序列的深海浊积岩等特征沉积相是首次发现。针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的具体情况,将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剖面垂向岩相组合类型主要分为近物源型岩相组合、过渡型岩相组合、远物源型岩相组合三类。通过这个石炭系垂向剖面岩相组合的类型对具体某个露头或钻井的垂向组合划分,可以用作1)根据不同组合类型所占的比例分析该剖面距离物源区的远近;2)根据垂向组合变化分析该剖面的沉积环境演化趋势。3)根据火山岩在垂向组合中的特点分析火山发育的特征和规律。剖面对比得出早石炭世,研究区以准噶尔-吐哈古陆为中心,四周为海洋环境,晚石炭是则是“北陆南洋”的大格局。早石炭世深海相带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如白杨河、希力克奇和达尔布特)、南部和七角井等地区,该时期深海相带的突出特点是发育浊积岩。早石炭世浅海相带总体分布在早石炭世古陆之间的广阔地带,以准噶尔-吐哈古陆为中心,四周发育广阔的浅海相带,另外准噶尔-吐哈古陆北部的相对闭塞的地带也可见泻湖区带。该时期浅海以发育厚层的生物碎屑灰岩和厚层的黑色泥岩为特点,是烃源岩的有利发育期。早石炭世火山岩主要以岛弧火山岩为主,火山岩厚度大,岩性以中基性为主。晚石炭世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的构造与沉积特征以分散的小的陆块和多个在裂谷盆地内发育的火山岩相是晚石炭世的突出特点。晚石炭世古陆总体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北部和东部,其中北面为阿尔泰古陆,西部为哈萨克斯坦古陆的一部分我们称为塔城古陆,南部为北天山古陆,东部为吐哈古陆。浅海相带总体分布在晚石炭世古陆西部和南部的广阔地带。其中阿尔泰古陆南部福海地区的相对闭塞的小规模的浅海环境是该时期的一个特点。晚石炭火山主要以陆内裂谷火山为主,火山岩厚度相对变薄,岩性趋于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