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崛起,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经济和社会政治领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中国的法律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经常被政府部门干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制度的执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在资源分配方面,政府同样也会进行干预,那些主动与政府部门建立密切关系的民营企业就能获取更多的商业优势。中国的企业被区别对待的根源就在于政府行为的不规律性。所以,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采用一定的措施与政府建立关系对其生存和发展能够发挥相当重要的影响。相应的,现在的企业都是倾向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研究政治关联。现阶段,相关文献集中研究政治关联和公司之间的相关关系,但是这些文献并没有考虑如下两个层面的影响:第一个层面是没有重点关注其对公司治理机制所可能产生的效应;第二个层面是高管人员以企业代理人的身份会为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利用与政府建立的关系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研究学者需要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使用相关社会学和经济学理论,在公司治理的研究框架下探讨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通过分析,当公司业绩不佳时,高管被更换的可能性大小;以及高管与政府建立的政治关系能否会影响这一可能性;以及对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民营企业而言,这些高管的政治背景对企业业绩变化的影响程度。社会资本理论将人际关系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企业对这一资源进行投资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企业与政府构建的这种关系被看作是对这种资源的投资,通过对这一资源的投资,企业能够取得各种优惠条件。对于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来说,民营企业高管的政治身份被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投资,能够使民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政府的干预并取得相当的经济利益。在中国政府行政干预仍到处较普遍的背景下,管理人员若有这种稀缺资源,势必会对企业大有好处,拥有这种资源能够为企业获得融资优势、政府补助等方面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但是,当高管在企业遭受威胁时,其已建立的政治联系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其盘踞的资本,最终形成管理层盘踞效应。所以,高管凭借政治背景而形成的盘踞效应会影响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运行,从而使得高管因业绩较差而被更换的可能性降低,影响经理人市场又好又快的发展。本文在企业与政府建立密切关系的研究基础上,从高管变更的角度着手,重新解释了这一密切关系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2006—2013年我国3667家民营上市企业高管人员变更情况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民营企业高管的政治关联越密切,其构筑的盘踞效应会弱化其离职—业绩敏感性。换句话来说,高管拥有的政治背景转化为其构建盘踞效应的资源,削弱了公司治理对于高管所应有的监管与约束机制。(2)企业绩效在高管更换后并未得到明显的提升;并且留任高管的政治资源越丰厚,公司未来业绩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上述结果再次印证了高管所构建的盘踞效应能形成一种保护机制从而使其免受惩罚,并加剧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干预行为,对公司治理效率产生相应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民营企业聘用有政治背景的高管,根本目的并非由于他们的管理才能,深层次的原因是他更多地是看中他们所特有的政治资源。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为了使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发挥作用,需要在内外部经理人市场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框架,如企业人员流动制度等等。(2)建立有效的规范政府干预行为的控制机制。本研究对于增进政治关联、盘踞效应与高管变更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也为政府制订经济政策和民营企业治理公司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