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优势已经消退。农业收入过低,农民已不再全职种地,导致土地得不到精心耕种,甚至被抛荒。因此,促进土地流转来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土地股份合作制经过农民实践的证明,是目前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一种有效形式,成为了土地制度改革中的优选模式。但目前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还处在探索和试点阶段,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通过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土地股份合作制进行逐步完善,使其发挥自身的制度优势是目前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通过研究影响农户参与土地股份合作制意愿的因素,探索和解决土地股份合作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和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对农户参与土地股份合作制意愿可能造成的影响。然后,基于孝感市三汊镇农户的调查,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结合意向分析法,对影响农户参与土地股份合作制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探寻土地股份合作制在推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最后,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三汊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高,户主兼业情况普遍,农户中大多数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二、三产业。从总体上看,农户具有参与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诉求。但当地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每年分红数额低于农户的期望水平,且农户对当地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营状况存在诸多质疑。(2)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户主的文化水平、户主的职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否抛荒过、村集体态度与农户入股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力占比与农户入股意愿呈负相关性。其它因素与农户土地入股意愿相关关系较弱,甚至没有关系。另外,通过意向分析,社会保障因素也是影响农户参与土地股份合作制意愿的重要因素。(3)根据前面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本文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在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过程中应尊重农民主观上的意愿、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该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投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并放宽户籍管理,以便减少农民进城的成本和降低其对土地保障功能的依赖,提高农民土地入股意愿,最终实现土地股份合作制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