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乒乓球运动是我国奥运重点夺金项目,肩关节的运用频率高,损伤多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的肩胛骨功能和胸椎灵活性以及正手弧圈球技术的动力学特征进行测试,了解肌肉发力顺序和运动员肩胛骨功能障碍的特点,探寻肩胛骨稳定性和胸椎灵活性训练对改善其肩胛骨功能障碍的效果。为乒乓球运动员肩部损伤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30名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乒乓球专项学生作为受试者,根据有无肩胛骨功能障碍分为功能正常组(10人)和功能障碍组(20人)。功能障碍组随机分为肩组(10人)和肩胸组(10人),所有受试者进行肩胛骨功能障碍特征与动力学测试,肩胸组受试者进行6周的肩胛骨稳定性与胸椎灵活性干预,肩组只进行肩胛骨稳定性干预,干预结束后再次进行测试。结果:与功能正常组相比,功能障碍组受试者两侧肩胛骨平衡角之差偏大(p<0.05),双侧肩关节本体感觉ATE值显著偏高(p<0.01),LSST测试所有位置结果较高(p<0.05或p<0.01),持拍侧手臂支撑时Y Balance测试结果偏低(p<0.05),双侧胸椎旋转活动度之差偏大(p<0.01),力量测试结果明显偏高但击球速度慢(p<0.05),拉正手弧圈球时斜方肌下束与胸大肌激活延迟;经过6周干预训练,受试者自身平衡角差值与本体感觉ATE值明显降低(p<0.01),肩组LSST测试位置二、位置三结果与肩胸组LSST测试位置二结果均明显降低(p<0.05),肩胸组双侧Y Balance测试结果增加更为明显(p<0.05),肩胸组持拍侧胸椎旋转活动度与双侧活动度之差明显增加(p<0.01),ECC/CON值降低,拉正手弧圈球速度明显提高且肩胸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肩胸组的肌肉发力顺序与功能正常组非常接近,肩组肱二头肌激活较早。结论:(1)存在肩胛骨功能障碍的乒乓球运动员的肩胛骨位置不对称,胸椎灵活度不足;肩关节的稳定性和本体感觉下降,肌肉工作的协调性不足;肩部肌肉激活顺序与拉正手弧圈球击球动作的要求不符。(2)对肩关节的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肩胛骨的位置及其功能并提高运动表现。肩关节结合胸椎灵活性的干预对受试者的肩部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肌肉发力顺序也更符合动作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