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解与Fenton法深度处理草浆造纸中段废水试验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纸中段废水包括制浆过程中洗、选、漂工段排放的废水,由于处理不当而溢漏的黑液也可能混掺其中。中段水经二级处理后可以达到现在的国家排放标准,但是,仍然残留有高的色度,以及难以生化降解的木质素和剧毒的有机氯化物,对生态环境有着潜在的危害。随着水资源的紧张和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中段水必须进行深度处理。 微电解是一种有效而经济的废水处理方法,而Fenton法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法(AOPs)也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以山东某草浆造纸企业经二级生化法(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中段废水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微电解和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中段水的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组合。 微电解工艺的试验表明,曝气条件下的处理效果较好,而曝气量对处理效果影响不大。最优试验条件是:废水pH=5.2,废水/铁屑=3(体积比),曝气,微电解反应时间20min,然后再投加NaOH调节pH=9,同时投加高分子絮凝剂PAM,进行混凝,沉淀时间5min。处理后的废水清澈透明,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65%和96%。在相同的废水水质条件下,投加不同量的絮凝剂FeS04·7H<,2>O(以Fe<2+>的质量浓度为单位),并投加与微电解工艺等量的PAM助凝,进行单纯的絮凝处理试验,沉淀5min,结果表明,虽然絮凝剂的量大大增加,但处理效果较差,色度去除效果明显降低,当FcSO<,4>·7H<,2>O的量(以Fe<2+>计)达到240mg/L时,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仅为60%和88%,处理后的废水呈浅黄色,反应形成的沉淀量大,这不仅影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给后续的污泥处理带来难度。所以,单纯的混凝对废水的处理有一定的限度;混凝剂量的增大也会大大增加投资。而对于微电解处理,所用的填料——铁屑,来自金工厂的下脚料,廉价易得,具有以废治废的作用;微电解工艺是氧化还原、原电池、电化学附集、物理吸附、铁离子的混凝沉淀及电子传递等综合作用的效果,所以处理效果较好。 微电解反应前投加H<,2>O<,2>(以下简称“前”),同时进行微电解和Fenton反应,对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的最优条件是:废水pH=3,分别以4.3mLH<,2>O<,2>/L废水和400g铁屑/L废水的比例加入H<,2>O<,2>和铁屑,曝气,反应时间30min,然后投加NaOH调节pH=9,并投加高分子絮凝剂PAM,进行混凝,沉淀时间8min。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69%和97%。 微电解反应后的废水,再投加Fe<2+>(FeSO<,4>·7H<,2>O)和H<,2>O<,2>形成Fenton(以下简称“后”)反应,对废水进行处理。最优试验条件是:废水经微电解反应后,再调节pH=3,然后以1.0mLH<,2>O<,2>/L废水和1.2g FeSO<,4>·7H<,2>O/L废水的比例分别投加H202和FeSO<,4>·7H<,2>O,反应8min,再投加NaOH调节pH=7,并投加高分子絮凝剂PAM,进行混凝,沉淀5min。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71%和97%。在上述三种工艺的最优条件下,进行废水处理试验可见,对COD、色度和SS的去除效果,都是微电解最差,“后”最好。紫外光谱分析可知,三种处理方法都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难以降解的木素基团;而加H<,2>O<,2>氧化比铁屑微电解更能有效地去除275~350nm的污染物,因为微电解工艺是氧化还原、原电池、电化学附集、物理吸附、铁离子的混凝沉淀及电子传递等综合作用的效果,而前加H<,2>O<,2>和后加H<,2>O<,2>两种方法中的Fenton反应又增加了Fenton的强氧化及絮凝沉降作用,所以处理效果优于微电解法;对于难降解且剧毒的氯酚类物质,只有后加H<,2>O<,2>能明显有效的使氯酚类物质脱氯,降低废水的毒性,可能因为直接投加的Fe<2+>(FeSO<,4>·7H<,2>O)的催化作用优于微电解产生的Fe<2+>的催化作用,而且,前加H<,2>O<,2>的Fenton反应是与微电解反应同时发生的,微电解反应促使pH值不断升高,不利于Fenton反应,而后加H<,2>O<,2>的Fenton反应是在微电解反应后单独进行的,不受其他反应的影响,所以,后加H<,2>O<,2>能进一步强化Fenton反应的强氧化及絮凝沉降作用,去除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传统生物除磷由于需要排除大量的剩余活性污泥,系统污泥浓度较低,排除的污泥总量少,磷绝对去除量难以提高。这种低污泥浓度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弱,致使生物除磷效果不稳定。
鲁棒性在工程结构抗连续倒塌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各国规范中要求结构被设计成鲁棒的以抵抗意外事件导致的连续性倒塌,但都只停留在定性要求层面。尽管目前存在很多结构鲁棒
桩基础是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形式之一,其种类和形式多样,主要功能为承受上部荷载并将竖向荷载传递至深层地基,因此极限竖向承载力的研究是桩基础设计计算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
近年来,公共集聚场所火灾频发,对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伤害。如何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成了防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尚没有针对公共建筑的消防法规,研究大型公共建筑的防
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以其承载力高、抗震性能优越、延性好等诸多优良的性能,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及工业厂房中被广泛地采用。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管内部
静态液化通常发生在不排水条件下的饱和松散颗粒土中,例如砂土和粉煤灰。在不排水条件下,对完全饱和的松散砂土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发现,砂土的抗剪强度在很小的应变条件下就达到峰
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近年来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作为一种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受到结构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有关研究和工程单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应
钢-砼叠合梁是在钢结构和砼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型式,通常其肋部采用钢梁,翼板采用砼板,两者间用抗剪连接件连成整体。砼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强度很低,宜用于受压
橡胶集料混凝土是一种把橡胶微粒作为水泥混凝土的组成材料配制而成的新型混凝土。由于橡胶的加入,使其具有低弹模、大变形、高阻尼、能量耗散多及较好的抗裂性等优点。本文
近年来,偶然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抗连续倒塌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由于楼层关键构件的突然失效而引起的连续倒塌,对由于上部坍塌楼层对下部楼层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