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代中国文坛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小说家,王安忆是伴随着新时期中国文学的成长逐渐走向成熟,并一步一步散发出夺目的光芒。她不但在创作上始终保持上升的势头,而且在读者和批评家心中的分量丝毫不减,众多的研究者对其近三十年的辛勤笔耕都进行了大量的阐释和批评,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以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为批评方法对这一作家作品进行研究就更为活跃。但是,整体上看,从“超性别意识”的角度透视王安忆的作品还极为薄弱。而1990年代以后,王安忆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进入了“性别超越”的阶段,她超越了男女二元对立的视角,视野更加宽广,小说中对人类命运的关注更体现了她博大的人文情怀。
因而,本论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目前还尤显薄弱的“超性别意识”这个角度,通过对王安忆1990年代以来创作的部分小说进行阐释和分析,探讨“超性别书写”对于王安忆创作的意义及其如何实现创作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并揭示这一“超性别写作”实践的发展态势以及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意义所在。
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对“超性别意识”作一个必要的理论梳理和分析;第二部分通过对王安忆1980年代开始至今的部分作品的解读,勾勒“超性别书写”在其笔下不断升华的过程;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对王安忆三部作品中女性命运的文本细读来观照“超性别书写”之路的漫长;第四部分主要是把王安忆的创作与1990年代当代文学的某些发展态势联系起来,在一定的作品分析中进一步探讨其“超性别书写”的终极意义以及她作品的价值与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