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产业作为当今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产业,正在不断的渗透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消费、供给、制造、服务等各个领域,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还很少有学者对互联网产业生产率实证研究,尤其以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的产业分析更是缺乏。本文在分析互联网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对互联网产业的生产效率就上市的样本数据进行了测算,探讨其目前发展驱动力的来源。本文运用DEA-Malmquist非参数法对2003-2013年中国A股上市的136家互联网公司以及45家美国中概股2011-2014年的生产效率分别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测算了TFP的变动值,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测算了各个分解因素的变动情况,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136家样本公司近几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明显呈递增趋势,虽然整体TFP呈现负增长,但在2003-2013年间不同年度各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2)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动力,互联网企业的增长仍然存在依赖资源投入的现象,其技术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3)45家美国中概股公司的规模效率是TFP增长的主要正向驱动因素,而在2011年-2014年总TFP变化呈现负增长,说明赴美上市的中概公司大多具有“成长期”特点,需要保持稳定的规模扩张速率同时提高资本和技术的产出效率;(4)对比A股和美股上市公司发现,二者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差别很大,美股的TFP增长和技术进步增长低于A股,资源配置效率相对低于A股表现。最后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建议,如何通过创新驱动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如何正视我国A股互联网板块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