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政治新闻语篇中的评价资源对比分析-以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为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大众传媒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政治新闻语篇,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反映并影响人们的生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新闻语篇中,作者通过协调各种话语资源来表达对事件的态度和立场,潜移默化的影响大众着的意见,观点与意识形态。  评价理论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功能的进一步发展,并为人际意义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词汇语法框架。该理论包括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与极差,旨在研究语言使用者如何使用语言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与观点以及如何使用语言技巧与读者进行协商互动。  本研究从国内外主流媒体网站中选取了16篇对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英文政治新闻语篇各8篇。汉语政治新闻语篇主要来自《光明日报》,新华网和环球时代官方网站,英语政治新闻语篇来自英国《卫报》和《纽约时报》官方网站。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所选16篇新闻语篇的评价资源进行分析对比,旨在分析英汉政治新闻语篇对巴黎恐怖袭击事件报道的异同点。  通过分析对比,该研究发现,英汉政治新闻语篇中评价资源的使用及分布具备以下特点:对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的报道中,英汉政治新闻语篇都使用了大量的评价资源来协调人际关系,表达作者的态度与立场。三个子系统中,态度资源和介入资源使用频率远多于极差资源。态度子系统中,两种新闻语篇判断资源与情感资源使用频率高于鉴赏资源。此外,在对话扩展资源中,承认资源在英汉政治新闻语篇中使用频率都最高,疏远资源使用频率最低。在对话收缩资源中,反对资源的使用频率都高于宣称资源。  此外,英汉政治新闻语篇中评价资源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差异:总体而言,英语政治新闻语篇使用了更多的评价资源来表达作者立场与协调人际关系。英语新闻语篇使用较多的态度资源,汉语新闻语篇则倾向于使用较多的介入资源。态度子系统中,英语新闻语篇使用较多的情感资源来表达作者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恐怖分子的憎恨,而汉语新闻语篇则使用较多的判断资源来表达更为中立的立场和协调与读者关系。介入子系统中,汉语新闻语篇中的对话扩展资源略高于英语政治新闻语篇。最后,在极差子系统中,英语政治新闻语篇使用了较多的极差资源。  总之,以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为例,通过对英汉政治新闻语篇中的评价资源对比分析,本研究有很多启示。在实践方面,本研究对政治新闻语篇的教育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理论方面,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评价理论。
其他文献
现今,生态危机已然成为全球化浪潮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应对此危机的一种文化方案和一个理论实践,生态批评研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应运而生。随后,国内外学界掀起了对美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