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二倍体小麦的人工合成和遗传分析及粗山羊草中抗白粉病新基因定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moon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的近缘野生种蕴藏着丰富的抗性资源,是小麦抗病基因的重要来源。本研究对几个野生材料进行了白粉病抗性鉴定,期望将这些材料中的抗病基因转入小麦中。用177对AFLP引物组合对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及其亲本,进行遗传背景分析。DNA扩增结果表明了亲子代关系的真实性。并且发现F2代缺失了亲本中的许多DNA片段,缺失父本的DNA片段明显多于母本,另外F2代中也出现了亲本中没有的特异带。利用微卫星标记在粗山羊草中,定位一个抗白粉病隐性新基因PmY212。小麦白粉菌E09抗性鉴定表明母本Y2263感病、父本Y212抗病、F1代感病、F2代发生抗感分离,84株感病,25株抗病。基于小麦的微卫星遗传图谱,利用亲本和抗、感池对定位在小麦D同源群上的166对微卫星引物进行了筛选,有12对引物在亲本和抗、感池间扩增出多态性片段,经F2群体109个单株的进一步验证,表明它们是与PmY212连锁的共显性标记。
其他文献
该研究旨在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探讨小麦杂交种子和自交种子以及正反杂交种子与其双亲在种子发育前期的基因表达差异,同时对杂种优势利用的模式作物玉米的杂交种子和自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