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PI权重调整问题探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以来,CPI权重调整问题备受各方关注。CPI早已成为衡量物价水平稳定性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之一,CPI权重调整直接关系一般价格水平的测度,进而影响投资者对通货膨胀(或紧缩)的判断、消费者对实际收入水平的确定、政府对宏观调控力度的把握。一方面,官方明确表示:“CPI权数不是人为确定,数据结果客观唯一。”另一方面,统计局却一直没有真正做到对指数编制方法、过程的公开透明,而对于权重信息的公布问题更是遮遮掩掩。这就引起了社会各方怀疑统计数字真实性、影响其使用效力。因此,以现有指数理论为指导,运用已知资料去重新审视权重设计工作,挖掘影响CPI测定结果的主导因素、相关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方向、大小、时滞,这对于发现CPI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廓清人们对CPI权重的认识,乃至补充现有核算框架都具有一定的探讨意义。在五年一次的权重大调整背景下,国家统计局会公布八大类商品权重的调整幅度,但更多具体而微的问题依然无从知晓或者有待分析。第一,权重调整可以使得CPI核算与当前消费支出构成情况更加贴近,这种技术上的调整年年都在进行,其工作成效可见一斑,但是影响CPI的原因不仅仅表现在技术上,其他方面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考察。第二,权重调整是源于消费支出构成变动,而消费支出构成变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价格波动造成的构成比的变化,二是消费支出调查范围本身的变动。更细节化地,对于住房类商品的核算而言,房价因素考虑与否没有定论,如果考虑,说明消费支出的调查范围将扩大,在此种情况下,寻求适合我国的核算方式就有了一定意义。第三,统计局不予公布中类以下商品的权重。鉴于此,本文首先借助Divisia方法对CPI进行解构,找到消费支出构成比与大类商品权重的契合点,剥离出消费支出构成变动的实时性与权重调整的滞后性这对矛盾导致的技术错位因素,对解构出来的因素进行再分析,为CPI权重调整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在系统介绍了CPI的界定以及它在中国的编制、使用情况后,从统计学和经济学两个角度阐述了CPI指数高层加总的原理和意义,回顾了Divisia指数在价格理论体系中的存在与发展,详尽分析了两种指数的关联性,为运用Divisia原理进行CPI解构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结合Divisia原理在金融领域、能源领域的延展性运用,将其数学原理“移植”回指数领域,并采用统计和计量经济方法对解构得到的序列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比较2006年权重大调整前后各个分解效应的波动规律,揭示了权重调整的重要作用在于消除了权重相对于消费支出结构变动的滞后性,而真正影响我国CPI核算结果的主要因素在于消费支出结构本身,也就是消费支出核算范围的确定或者说篮子商品的确定。然后,文章着眼于广为关注的居住类商品和服务的核算问题,结合国际已有做法和中国现状,对其核算范围进行适当调整,采用不同方法粗略计算出了涉猎“房价”因素后的权重及CP工值,对各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认为可将净购置法作为我国自有住房核算的参考。最后,结合以上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我国CPI权重调整的若干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Intracellular delivery enables the efficient drug delivery into various types of cells and has been a long-term studied topics in modern biotechnology.Targeted
研究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治疗效果并未因多年的努力而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肿瘤多药耐药是影响肿瘤化疗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
植物氮素营养与耐镉性关系受土壤类型、镉的浓度和植物种类等因素影响.氮素是植物所需大量营养元素之一.镉胁迫下,氮素养分管理影响镉离子的吸收、分配和脱毒,从而改善镉离子
我校艺术班,是由音乐和美术两个专业组成,其班级管理相对于普通高中学校班级管理有一定区别,班级管理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从如何有效的管理艺术班级,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