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fu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其外在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内在的结构朝着多元化不断发展。但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使得高校不能对自己的教育类型进行科学定位,更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具有规格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的需求。2010年教育部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加快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和人才培养提出要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因此,积极开展高等教育的分类研究,科学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体系,进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出特色,不仅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落实《纲要》的一个重要举措。  本文从高等教育分类入手,把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学术性高等教育和应用性高等教育,应用性高等教育与学术性高等教育在在建设主体、客体与建设对象、学科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学历要求和评价标准上均有所不同。笔者分析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分别从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专业知识领域为主题结合学生生活领域进行整合的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体系、走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道路、采用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才保障系统来构建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在文章的结语中,指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学生学习风格多样性带来的挑战;还要面临对职界在用人上急功近利需求的屈从,以及职界自身需求标准紊乱不一这类风险。在其强调应用性的同时,对物质条件、外部条件的依赖也越重。对外依赖越重,也越容易失去自主性和独特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启动。英语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实施,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改进,应建立在对教师现状进行真实的调查与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孩子们从呱呱坠地便开始接受教育,有什么样的家教,便会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许多地区的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着无意识
教学视频作为传播课堂教学行为与技能的新型媒介,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当教学视频作为案例,供教师/师范生技能学习使用时,其语义并非客观存在的教学实体,而是人的主观感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目前已成为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和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学生的国际流动方面表现突出。近年来,我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人数呈显著上升趋
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模式,PPP项目的成败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融资在整个项目中起主导作用.PPP项目融资难的核心原因在于其投入量大,回收期限长,不是每个金
期刊
课堂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本文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RC正弦波振荡电路这一知识点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研究,以任务驱动、问题牵引、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主线,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