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污染投诉中的“搭便车困境”——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axue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雾霾天,水污染,放射性物品泄漏等环境问题。同时,随之政府大力的环境治理强度,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源等已得到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已经取代点源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难以像城市地区一样进行环境监测、环境规划,对污染问题处于难以发现无从治理的困境中。所以对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公众的积极参与尤为重要,提高农村地区环境污染投诉的公众参与成为发现污染治理的关键。但由于环境的公共品特性,受环境污染问题困扰的普通村民,都存在着普遍搭便车心理,个体倾向于等待别人保护环境以供自己免费享用,在每个人都期待着“搭便车”的情况下,再无人愿意主动进行保护环境了,从而即使忍受着污染也不愿去投诉。  近年来,随着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兴起,搭便车行为的研究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是借助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环境污染投诉中的搭便车问题,通过实验的方式来验证,并提出可以减少农村地区环境污染投诉中搭便车行为,提高公众参与度的可行的措施。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农村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解,同时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提出影响村民在环境污染投诉中影响其搭便车倾向的影响因素,再根据所提出的因素,进行因素或组合因素的搭便车实验,通过分析在不同的实验组合中,人们的搭便车行为的变化,得到对搭便车行为控制的有效的措施与机制。
其他文献
随着乡镇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普遍加快,我国乡镇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乡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经成为乡镇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
虚拟企业(vidual enterprise,VE)是在新的全球经济竞争态势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逐渐由工业时代传统的实体组织演化形成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运作模式。它打破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