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蝉作为一种文学形象,很早就进入了文人的视野,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成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之一。进入宋代,词人对蝉意象青睐有加,赋予了其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情感意蕴。历来学术界十分重视对蝉意象的研究,然而涉及到宋代咏蝉词的内容却少之又少。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宋代咏蝉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全面的观照与审视。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为蝉意象的生成与发展。本章对蝉意象进行了纵向考察。首先明确蝉意象在《诗经》时期就已经产生,文人多采用比兴手法对其寄寓主体情感。其次从蝉意象的自然属性出发探讨其所蕴含的文学及文化意义,于文学意义的不断深化中展现蝉意象的发展。第二章为宋词中蝉意象的情感类型。本章对蝉意象在宋词中的创作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首先结合词之特点,分析总结蝉意象的情感类型趋向,从而得出词人“以悲为美”的审美趋向。其次,对宋词中的蝉意象从情感类型角度进行了整体把握,划分出悲秋之叹、离别之情、求仕之艰与闲适之快等类型。第三章为宋代咏蝉词的艺术特色。本章将研究对象明确到以蝉为吟咏主题的宋词,全面分析和探讨其艺术特色。首先,咏蝉词在创作时间及创作主体上都具有明显的集中性,这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其次,本章将从表现手法、语言运用与物象组合、意境营造与情感寄托等几个方面来归纳咏蝉词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