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的孩子》中女性意识的狂欢化解读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7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吉拉·卡特是20世纪后半叶英国文坛最具独创性的作家之一。她文风新颖,敢于大胆直率地谈论禁忌的话题,因而作品极具争议性。在她笔下,女性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她们勇于反抗,拥有独立的女性意识,敢于冲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禁锢,努力追求幸福。在卡特去世后,评论界才对她小说中体现的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表现出强烈的研究兴趣。安吉拉·卡特的作品在西方被广泛研究,在国内却没能得到过多关注。本文选取安吉拉·卡特的最后一部作品《明智的孩子》作为研究对象。卡特的文学作品总是渗透着她鲜明的女性主义思想,《明智的孩子》也不例外。本文试图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对《明智的孩子》体现的狂欢元素进行分析,并将其归类为狂欢身体、狂欢话语和狂欢精神三个方面,从而探讨它们是如何体现卡特的女性意识。本文由绪论、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简单介绍了安吉拉·卡特及其作品;其次综述了安吉拉·卡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阐明本论文的结构及其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着重于小说中展现的身体形象,探讨女性是如何通过这些身体形象来构建女性主体性以及解构男性主体性。通过展示身体形象,女性人物们被压抑许久的身体获得了狂欢的自由,获得对自我身体的认知。同时卡特还通过男性身体形象对男性主体性予以解构,让他们在狂欢的氛围中纷纷走下神坛。男性身体不再拥有压迫女性身体的权利,反而成为构成女性狂欢的手段。第二章着重于小说中纷繁复杂的各种话语,探讨女性如何通过狂欢化语言挑战男性话语权以及通过复调构建使边缘女性获得话语权。卡特通过狂欢化的语言及其产生的笑声削弱了男性话语权的权威,挑战了男性声音的霸权。同时,卡特通过复调构建给予边缘化的女性以言说的机会,打破了男性独白,展现了女性话语权。第三章着重于狂欢精神的颠覆性与更新性,探讨女性如何通过颠覆精神推翻男性权威以及如何通过更新精神展现女性强大的改变力量。一方面,女性颠覆了高雅文化和父权制。另一方面,女性更新了传统女性形象和家庭模式。通过作者的努力,在父权社会中被边缘化的女性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展现了卡特的女性意识。结论指出,作为一部典型的狂欢化小说,《明智的孩子》为女性建立了一个狂欢的世界,女性在这里摆脱了父权的压制和边缘化的身份,控诉了社会的不公,唤醒了女性争取平等与自由的意识。安吉拉·卡特相信,通过对男性霸权的反抗,女性一定可以迎来平等的新世界。卡特建立的这一新世界没有将两性的对抗绝对化,反而建立了一个包容的多元化的世界。这与巴赫金追求多元平等的理念不谋而合。也正是因为多元的理念,边缘化的女性才能有机会进入历史的中心,重新书写历史。这种理念能鼓舞全世界遭受着压迫的人们,对世界多元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用巴赫金狂欢理论去解读作品中蕴含的女性意识是有着现实意义的。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蒙古国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汉语语序偏误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本文采取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以50名蒙古国汉语学习者的有效调查问卷为主,探讨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序这一知识点时的偏误情况、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本文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涉及的语序概念的界定、这一问题的研究意义和创新点、语料来源和涉及本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概述和前人的研究状况。第一章
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拿大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因在短篇小说的创作领域广受赞誉,被学术界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门罗尤其关注女性题材的创作。从女孩到女人,从妻子到母亲,门罗的作品阐释了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状态、人际关系和心理变化,具有鲜明的心理现实主义风格,蕴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因此,本文立足于亨利·詹姆斯的心理现
李纲是两宋之交主战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历仕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他正直敢言,一心为国,却遭到主和派的排挤,屡次被贬,最终在绍兴十年忧愤成疾,溘然长逝。作为政治家及军事家的李纲在历史上名留青史,在文学方面,李纲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信,作为研究其交游、情志、政治思想等的第一手资料,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本文第一章是李纲书信交游考。本章通过列表对李纲书信的交往情况进行梳理介绍,并详细考察李纲与吕
伴随中国银发浪潮而来的是不断显现的“厌老”情绪,一桩桩虐老事件正不断冲击和挑战了中国以“孝道”著称的传统文化理念。而在老年人晚年的经济虐待、身体虐待、精神受虐和疏于照顾等类型的虐待现象中,由于精神受虐的隐蔽性、无意识特征,使得其较少得到社会公众和学者的关注,此外又由于老年人精神受虐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又迫切需要政府、社会和学者对其投以更多的目光。因此,本文着眼于此,通过问卷调查结合二元Logisti
石黑一雄是日裔英国籍作家,于二〇一七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长日留痕》于一九八九年获得布克奖,后闻名于国内外文坛。石黑一雄善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建构小说文本内容。在《长日留痕》中,石黑一雄采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者,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的英国贵族达林顿府邸为叙述背景,展现了主人公史蒂文斯对职业历程及人生价值的思考。根据詹姆斯·费伦的叙事进程研究,叙事动力是叙事进程赖以形成的关键所在,是指能引起、维持、控
动机调节策略在自我调节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恰当地运用动机调节策略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从而影响学习的成效。目前,国内将动机调节策略运用于留学生汉语学习方面的研究内容较少,而关于动机调节策略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大部分都停留在英语学习层面。本文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留学生动机调节策略的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有本质的差别,高质量发展以质量为核心,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动力源泉。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核心地位,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因此,在这个宏观背景下,研究科技创新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究竟产生了多少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
随着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广泛流行,区块链作为其基础架构也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区块链平台建立的过程注定离不开共识算法,共识算法的作用就是使各节点在没有中心化管理机构的情况下,遵循一定的规则实现自治从而保证区块链的稳定运行。共识算法不仅保证了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不同区块链应用的判别标准,具有特定的经济含义:技术类型即不同的生产函数,由于生产和成本的对偶性,不同的共识算法也将决定成本函数的差异性
缪丽尔·斯帕克出身于爱丁堡,是战后英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宗教内容反复出现在斯帕克的作品中,包括这部获得了现象级成功的小说《布罗迪小姐的青春》。该小说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的爱丁堡的传统学校里,学校教员布罗迪小姐与其选择的六个学生组成的“布罗迪帮”的故事,其中学生桑迪的背叛导致了布罗迪小姐事业和鼎盛期的终结。本文采用互文性理论探究《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与《圣经》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展现主要人物的命运轨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Victorian)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已经沉淀为世界经典名著,为世人所熟知。狄更斯的小说最初是通过林纾与魏易的翻译,来到中国的。张天翼(1906-1985)就是通过阅读林译狄更斯小说受到了狄更斯写作风格和写作模式的影响。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作为张天翼与狄更斯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