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通信系统中的分布式波束成形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j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协作通信技术以其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容量、传输可靠性等优势被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关注。该技术通过让地理上分散的节点共享彼此的天线资源,以形成一种分布式的多天线系统。如此构成的虚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系统突破了传统MIMO技术对天线设备的限制,因而在很多通信网络中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协作通信技术本质上是一种虚拟的MIMO,这使得对传统MIMO技术的研究为发展分布式系统奠定了基础。针对协作中继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继选择、分布式空时码、分布式波束成形等范畴。本文重点关注其中的分布式波束成形技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关注基于译码转发协议、信源配备多天线的单中继网络。推导了该系统精确的中断概率及平均误符号率,并给出渐近中断概率及一个很紧的误符号率下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最优的功率分配策略。其次,关注基于混合转发协议的多中继协作系统,所有中继采用分布式波束成形的方式转发信号。推导了该系统中断概率上下界的闭式表达式,并分析了系统的分集阶数。当有不超过一个中继采用译码转发协议时,系统可以获得满分集。仿真结果验证了所给理论分析的准确性。针对具有两跳信息泄露的单向放大转发中继网络,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安全传输方案。与传统方案不同,在所提方案中干扰中继不是单纯的发射人工噪声,而是发射有用信号和人工噪声的混合信号。这使得干扰中继能够在混淆窃听节点的同时给目的节点转发机密信息,通过提高目的节点的接收信噪比进而提升了系统的安全速率。利用双层优化的思想,可以获得一组次优的波束成形权向量和人工噪声协方差矩阵。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优势。考虑双向放大转发中继网络中的抗窃听问题,在各中继自身功率约束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和速率最大化的联合波束成形和人工噪声设计。为了有效求解该非凸的优化问题,给出了基于一阶泰勒展开的近似算法。而后,采用连续凸近似的思想进行有限次迭代,旨在进一步提升近似效果并获得一组高质量的近似解。由于引入了人工噪声,通过证明可以得到秩一松弛为紧的结论。仿真结果显示了所提方案的优势,以及迭代算法的快速收敛性。
其他文献
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HFSWR)能克服地球曲率限制对海上舰船和空中飞机目标实现超视距探测,具有其它雷达无法取代的优势;但在其工作频段内,电磁干扰极其严重,因此如何提高恶劣电磁环
本文依据PEAQ客观测试标准,针对现有三种常用的音频编解码算法(MPEG-1层3,AAC,AC-3)进行客观测试,对其测试方法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Matlab仿真软件中得以实现。通过和主观测试
汽车检修系统是检测汽车技术状况和修复汽车的必备工具。 针对汽车上不同的控制系统(比如发动机、汽车仪表、汽车安全设备等),存在多种汽车检修系统,本系统为汽车电脑检修
近年来,关于下一代互联网网络基础结构及应用的研究是业界最为广泛的研究热点之一,IP-over-WDM被认为是下一代光网络的主流结构。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GMPLS)由IETF提出并逐
无线网络中的媒体接入控制,是协调移动节点有效使用无线资源、支持灵活的复用控制和QoS管理等功能的机制。无线媒体接入控制技术,以提高系统吞吐率、保证可靠性和公平性、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