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水墨人物画发展演变过程中,造型与笔墨的矛盾逐渐以新的表现形式显现出来。体面造型的引入改变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线面造型方式,同时也使笔墨在人物画写生中的应用发生了改变。重造型轻笔墨,虽然避免了人物形象千篇一律的问题,却或多或少地失去了笔墨趣味、笔墨节奏,滞笔、线墨与人物形象结合生涩等问题也呈现出来。重笔墨轻造型,虽然使笔墨趣味、笔墨功力得到了发挥,但人物形象雷同的问题也浮现出来。这些问题无不与造型观和品评观的演变有着关联。近现代中国的造型观受西方写实主义和抽象主义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中国传统的意象造型观认识逐渐减弱甚至遗忘。这就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造型中形的“不似之似”的运用,令笔墨不适应造型。品评观以“气韵”、“形似”、“笔墨”发展为多元化品评标准,这直接影响了绘画形式,并且人们对形似、笔墨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这些都是造成造型与笔墨的矛盾出现的原因。当今人们纷纷采取措施,试图解开这对矛盾,他们的探索在水墨人物画发展史中留下了新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