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分析的橡胶缓冲限位与摩擦垫组合隔震体系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90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滑移隔震技术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减震控制技术。它彻底克服了传统结构“硬碰硬”式的抗震设计方法的不足,采用“软化”结构“以柔克刚”的方式,通过设置隔震层使结构的“刚性”变为“柔性”来避免、限制和吸收传入结构的能量。为了克服纯摩擦基础滑移隔震结构缺乏限位能力的特性,本文将橡胶与摩擦垫有机结合,综合了橡胶缓冲限位和摩擦垫摩擦耗能的特点,形成了一种具有限位能力的新型组合隔震体系,为滑移隔震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个一个新的选择。首先,本文运用Matlab/Simulink分析软件,以振动台试验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组合隔震结构的仿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摩擦系数对组合隔震结构的影响,找到了能够充分发挥铅芯橡胶限位及结构摩擦耗能特点的摩擦系数取值区间。其次,选取四种场地类别的地震波,分析了组合隔震结构在不同类场地下参数优化取值,研究了橡胶弹性刚度、刚度比及隔震层摩擦系数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确定了组合隔震在“先滑后限”状态下的自滑区长度,为该类结构在实际工程中设计提供参考。最后,基于能量分析方法,找出了组合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量输入及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组合隔震体系具有较好的隔震限位性能。在结构滑移碰撞过程中,隔震层的摩擦耗能仍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结果为组合隔震体系的参数优化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
其他文献
焊接接头中的不均匀性因素普遍存在,而且也十分复杂。其中焊缝与母材的强度失配这一因素,对焊接接头裂纹尖端应力场和断裂韧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由于焊接方法本身的原因,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近些年在我国大中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人们对建筑物使用要求和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建筑辅助设施,如水电、消防、空调、办公及工业自动
软岩巷道支护,一直是矿业工程的难点问题之一。我国软岩分布很广,软岩巷道的支护与维护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能否解决好软岩支护问题,是煤矿开采和安全生产的关键。针对具体
基础隔震是在基础顶面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阻隔地震作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利用基础隔震系统延长结构周期,避开场地的卓越周期,可以使地震能量主要由隔震层来承担,同时
学位
本文提出了两种新型后张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短肢剪力墙:直接装配式短肢墙、混合装配式短肢墙。直接装配式短肢墙及混合装配式短肢墙分别运用了PRESSS(预制装配式抗震结构体系)
近年来国内型钢混凝土结构与异形柱结构的应用日渐广泛,大量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了这两种结构体系的优点和适用性。作为这两种结构体系的融合,即钢和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结构,自然也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