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且成果显著。区域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成为各区域的发展目标。滨海新区作为继珠江三角洲和浦东开发区后发展起来的“第三经济增长极”,担负着带动环渤海经济发展,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南快北慢局面的重任。要承担此重任仍需要加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本文研究的目的即在于明确滨海新区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助其完善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促进其经济发展。文章从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入手,分别对滨海新区的宏观经济层面、主体要素层面、环境要素层面以及功能要素层面进行剖析。其中宏观经济层面的剖析主要针对滨海新区的发展战略以及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其对区域发展的重要地位。主体要素层面中,分别对区域创新系统构成的几大主体要素: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分析;环境要素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二者均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保障;功能要素层面主要分析了知识创新、R&D一体化,他们是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通过以上分析明确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要素,进而将区域创新能力分为区域宏观经济指标、区域创新环境指标、区域企业创新指标和区域知识创新指标四大部分,建立指标衡量体系。文章搜集并整理了滨海新区同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区域内几大省市的大量资料,利用SPSS17.0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横向比较。结果显示,滨海新区在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方面领先于其他省市,而综合创新实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方面略显薄弱。针对以上分析得出结论:(1)进一步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加快基础设施构建。(2)创建合作竞争的共生机制,包括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用与忠诚、企业与教育、科研机构的R&D一体化等;(3)营造学习的氛围,带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4)培创建区域内多层面创新机制;(5)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