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研究——基于广义公司治理机制视角的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yzc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作为现代公司理财中的三大重要决策之一,无论是对于微观层面企业的成长还是宏观层面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显著的影响。2002年开始,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宏观经济的过热现象,这与微观层面企业的“过度投资”密切相关。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对于其自身的良好发展还是对于整体宏观经济的有效运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分析作为国外研究投资问题的经典方法一直以来也是国内学者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的主要借鉴范式。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自由现金流代理假说理论”也已得到大多数国内学者的验证,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的研究中普遍认为“代理问题”是导致这一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  本文立足于我国现实制度环境背景,选择我国制造业地方国有上市公司2004-2009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广义公司治理机制角度(包括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如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经理层激励、负债治理等;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如产品市场竞争、地方法治水平、政府干预等)对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过度投资问题在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但“代理问题”可能并不是导致这种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结论具体阐述如下:传统的从国有股“股权泛化”导致的严重“内部人控制”即经理层私人利益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分析没有得到本文实证数据的支持,实证检验结果没有表明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及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各因素与过度投资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自由现金流代理假说理论在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至少在制造业类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中并没有体现出它的适用性;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同样也没有表明市场层面的产品竞争对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有显著影响作用,而基于中国国情的地区法治水平、政府干预、政府控制等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因素却体现出了与我国这类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问题的显著相关关系。基于这一研究结论,本文在最后部分提出了相关的制约政策思路。
其他文献
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近年来,我国在军民融合产业
随着零售行业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大陆,国内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零售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重要途径是增加商品销售量与提升整体竞争力。一项有效的营销策略能够帮助零售企业提高销售量及提升整体竞争力,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S生鲜超市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创立于2009年。企业经过八年的经营,有着良好的信誉及众多消费群体。然而在2014年下半年,S生鲜超市销售量下滑严重,市场占有率明显降低。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