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时编码在短波数字通信中的应用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nche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波通信因其无需很大的发射功率、建设和维护费用低、建设周期短、设备简单、使用方便以及不易被摧毁的“中继系统”即电离层,而得到广泛应用,在无线通信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简要介绍了短波通信的基本知识和发展现状,指出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和抗多径衰落性能是有利于短波通信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一种能够提高信道容量的新兴的编码理论——空时编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空时编码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并着重阐述了两发射天线单接收天线、三发射天线单接收天线情况下空时分组码系统(STBC)的编译码算法,同时提出了适于用于空时编码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如果直接将空时编码系统应用于短波通信,由于短波信道是频率选择性衰落的,空时编码的设计将变得非常复杂。在深入学习了短波信道特性后,引入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构成的STBC-OFDM系统。OFDM技术将频选衰落信道划分成许多并行的平衰落信道,降低了空时编码的复杂度。对STBC-OFDM系统进行Matlab仿真试验,该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系统的分集资源,达到较好的通信效果。进一步分析仿真结果,寻找影响性能的原因,改进信道估计的方法,采用分形插值理论取代线性内插的方法来估计信道系数,去除信道影响。最终仿真结果表明,在短波通信中使用基于分形插值的STBC-OFDM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短波通信性能,充分利用有限资源达到更低的误码率,能够达到实际短波通信的要求。
其他文献
在目标探测及跟踪方面,雷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战争中的“千里眼”。但是,由于雷达在工作时要向空中辐射大功率电磁波,因而易遭受电子干扰和反辐射导弹的攻击。和雷达不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