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连京·格里戈里耶维奇·拉斯普京(ВалентинГригорьевичРаспутин),俄苏著名作家、政论家、社会活动家。“乡村散文”的最重要代表之一。曾两次获得苏联国家奖(1977、1987)、俄罗斯国家奖(2012)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奖(2010)。近年来有关拉斯普京作品的研究愈加活跃,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作家的创作特色。但是,几乎未见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对其创作进行的研究,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本论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分析拉斯普京作品《活下去,并且要记住》中的伦理结的产生和解构以及由此形成的伦理困境,主人公被迫处于伦理两难的境地,不断做出艰难的伦理选择。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研究战争环境下的伦理观念及其对人的影响,从而对拉斯普京作品做进一步研究拓展。论文由前言、正文三章、结语和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前言部分指出了论文主题、研究的创新点、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章对有关拉斯普京作品国内外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以及与本研究有关的文学伦理学问题做了总结,从而为论文提供理论研究基础。第二章对安德烈面对的伦理困境及其伦理选择做了分析,分别阐述了主人公安德烈在小说的两条伦理主线上——战争伦理主线和家庭伦理主线,遇到的伦理结,并详细阐述了伦理结的产生和解构过程,以及在这些伦理结构成的伦理困境中,安德烈身上的斯芬克斯因子的变换组合促使他做出的伦理选择。可以看到在小说的战争伦理主线上安德烈面对的伦理结是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他身上的兽性因子随着战争的残酷而逐渐占据上风,使他做出了错误的伦理选择以摆脱伦理困境,这成为家庭伦理主线上安德烈导致纳斯焦娜怀孕的原因,从而陷入了新的伦理困境。第三章对纳斯焦娜面对的伦理困境及其伦理选择做了分析,分别阐述了主人公纳斯焦娜在战争伦理主线和家庭伦理主线上遇到的伦理结及其产生和解构过程,并分析了纳斯焦娜走出伦理困境所做出的伦理选择受到了情感的驱使,某种程度上来讲,兽性因子决定了她在战争伦理主线上的伦理选择,而人性因子决定了她在家庭伦理主线上的伦理选择。可以看出,纳斯焦娜是在与自我道德的抗争中完成了伦理结的产生和消解,并由于自身伦理身份的错位以及伦理环境与自身伦理道德的冲突最终做出了摆脱伦理秩序的选择,引发自杀的悲剧。在结语部分对上述内容与观点进行了总结性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