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少数民族旅游循环经济理念的民族文柏补偿问题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给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因此,运用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研究旅游业发展相关问题,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成了学术界研究的新视角。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了旅游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本文对民族文化补偿问题的研究也是在发展少数民族旅游循环经济这一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于将旅游业作为该地区支柱产业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源于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而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是最重要的支撑要素。因此,有效的民族文化补偿机制,既可以引导本土的民族文化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又可以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并保证了该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最终有力地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循环经济和旅游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少数民族旅游循环经济的两个循环体系,即自然生态环境循环体系和文化生态环境循环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民族文化补偿的定义和民族文化补偿机制在构建少数民族旅游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得出民族文化补偿是“民族文化的消费(消耗)者通过支付货币、技术等对其所消费的民族文化进行赔偿,并通过相关中间机构将这些赔偿转移到民族文化的修复与重建中去的一系列过程和关系”。民族文化补偿机制是少数民族循环经济有效推进的保证,是保护民族文化的有效手段。
  第二部分,即本文的第三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民族文化的价值构成。首先,确定了民族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具有可消费性,而且对民族文化的消费是需要支付代价的。接下来,在新的资源观指导下,分析了民族文化的初始价值。最后重点分析了民族文化的成本结构及各种成本的表现形式。对民族文化价值构成了分析,是为了进一步评估民族文化的价值,确定民族文化补偿的强度。
  本文的第四章,详细介绍了民族文化的价值估算。首先,运用假设市场价值评估法(CVM)分析了通过意愿调查而得出民族文化价值的全过程。其中,包含了对意愿调查经济学原理的分析;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结果分析方法的运用;保证调查结果有效性措施的分析。其次,根据第三章民族文化的价值构成,比较简略地分析了民族文化价值的经济学评价。最后,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民族文化价值三种核算方法,即成本核算法、市场价格法和假设市场法。民族文化价值估算体系的确立,有利于现实操作中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评估,最终有助于确定民族文化价值补偿的强度。
  第四部分,即本文的第五章,对民族文化补偿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了研究,确立了民族文化经济补偿、实物补偿、情感补偿等三种方式;以及民族文化自我补偿、消费群体补偿、社会补偿和政府补偿四种补偿途径。
  最后,本文对民族文化补偿机制构建与运行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阻力进行了分析预测,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办法。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两个:一是将经济学中自然资源成本分析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民族文化价值构成的分析中;二是把用于自然资源生态价值评价的假设市场价值评估法(CVM)运用于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评估中,并将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和非参数估计方法用对CVM统计数据的分析中。
  但是,本文对民族文化补偿问题的研究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文章缺乏实证研究,而且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少数民族旅游循环经济理论,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薄弱,这导致本文对民族文化补偿问题的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这是本文存在的主要不足。
其他文献
资源型城市是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一般要经历建设期、繁荣期、衰退期、转型振兴期或消亡期4个过程,资源型城市因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和发展,也必然因资源的减少和枯竭而停滞和衰落。同时,20世纪末中国社会面临全面的转型时期,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结构性调整也是大多数的城市所必须面对的现实,由此转型问题成为资源型城市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本文所说的资源型
旅游业在经历了早期的资源驱动、市场驱动之后,己进入形象驱动阶段,恰当的旅游形象定位是区域旅游开发的核心与灵魂所在。而现有研究对形象的本原问题及城市这种特殊的旅游综合载体形式缺乏深度理解,同时对城市旅游发展目的与功能存在误读,且对旅游市场及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缺乏触觉敏感性。鉴于此,进行相应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取了城市旅游形象概念的结构要素,由此依据旅游形象生成流
学位
学位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愈演愈烈,企业欲生存发展,就要采取有效的竞争战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何适应当前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策略,完成企业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对山西蓝天锅炉厂的做大、做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首先运用波特竞争分析模型对山西蓝天锅炉厂所处的竞争地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从山西蓝天锅炉厂的组织结构、产品技术结构,盈利能力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分析其
学位
西方发达国家的财经报刊经过多年的竞争已形成较稳定的财经报刊格局,处于较成熟的发展阶段。目前在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财经报刊主要处于欧美国家,财经报纸有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英国的《金融时报》以及日本的《产经新闻》;财经类杂志著名的有《财富》、《商业周刊》及《福布斯》,被称为美国的“财经杂志三剑客”,英国有《经济学人》。从2000年开始,中国财经报刊的崛起和迅速成长成为报刊发展的新亮点。2001年,中
近世的科技发展,使人类社会急遽变迁,持续学习乃成为因应社会变迁最重要的途径,所以终身知识学习已成为国际组织所重视的教育典范,并且已成为各国教育革新的核心理念;而终身知识学习最关键的理念,便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念。所以学校为了因应终身知识学习与教育革新,势必要透过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转变学校文化,建构终身知识学习的学校文化,才能有效提升学校效能。  而学习型学校可能是未来学校的希望,因为学习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今天的中国的饭店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做大饭店集团并充分发挥其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的优势将是中国饭店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最佳出路。正是基于此背景下,本文以中国饭店集团扩张的成功典范——锦江集团和金陵集团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其扩张历程、扩张方式,进而总结出两大集团扩张的模式。同时,本文还对两大集团、两大集团的扩张模式进行对比,分
学位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旅游目的地信息越来越受重视。关于旅游目的地信息是否容易获得,被作为衡量目的地旅游业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性的要素[1],也是衡量旅游者是否满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拍杜早在1985年就提出建议说,向旅游者提供信息既会影响到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又会影响到他们在目的地旅游的满意程度,还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再次来访。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关注的同时,世界范围内也加大了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的研究
古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的人类大型聚居住地,其具有各地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的古民居、古街区、古建筑等历史古迹,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历史的再现,更是人文旅游资源的荟萃之地,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与现代文明隔离所保留的传统环境迎合了现代游客求异的心理。  古镇旅游开发实践远远走在理论的前端,国内的学术界对古镇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建筑学、艺术学、历史学、文化地理学、景观学及古村落保护等方面,关于古镇体验旅游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