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填充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断裂破坏行为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290107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利用煤矸石作为填料,对PVC,PP,PE等聚合物进行填充制备低成本复合材料的可行性,并运用基本断裂功(EWF)方法研究了部分材料的结构形态,煤矸石含量等因素对材料断裂破坏行为的影响。在研究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VA含量28%)用量对聚氯乙烯(PVC)/EVA共混物相形态影响时,通过基本断裂功方法分析不同组成共混物断裂行为的变化趋势,发现共混物相形态的变化对材料的断裂韧性有较大的影响。在EVA用量较低(低于7phr)时,共混物中的EVA弹性体基本上都是以细小粒径的独立粒子分布的。随EVA用量增加,PVC/EVA共混物的EVA粒子数量增多,间距减小,材料的比基本断裂功we值逐渐增大。共混物we值的增大主要决定于成颈-撕裂阶段,因为屈服前的比基本断裂功we,y均有所减小,而屈服后比断裂功we,n随EVA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当EVA用量增加到9phr时,粒子间出现显著的粘连现象,材料we值则出现较大的下降,其中we,y和we,n同时减小。另一方面,随EVA用量增加(0-9phr),材料的比非基本断裂功βwp均变化不明显。在对PVC/EVA共混体系的研究基础上选择适当配方添加煤矸石研究了EVA包覆的煤矸石含量对PVC/EVA/煤矸石三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包覆煤矸石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下降,下降幅度随添加量保持一致,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也随包覆煤矸石的增加而降低。同时随包覆煤矸石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出现大幅度下降,但随着包覆煤矸石粒子含量的继续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几乎保持一致。通过控制加工工艺,在PP中大量添加用EPDM包裹的廉价煤矸石填料,同时,通过加入EPDM改性并控制材料内部结构获得具有一定性能的廉价复合材料。试验结果表明,EPDM的包覆能有效增加煤矸石与基体间的联系,改善其在基体中的分散。添加EPDM包覆煤矸石的核—壳状母料,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出现大幅度降低,但当煤矸石含量大于18wt-%,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母料含量的继续增加而维持在11KJ/m2左右,其降低幅度小于直接添加煤矸石的煤矸石/PP二元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及断裂韧性(we)随母料的加入都有所降低,但在煤矸石含量小于18wt-%时降低幅度较小,当煤矸石含量大于18wt-%时降幅较大,与直接添加煤矸石的PP二元复合材料相比,性能降低幅度较小。在用煤矸石填充PE制备薄膜的研究中采用不同方法对煤矸石进行了表面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用煤矸石填充能够吹塑出具有一定性能的PE膜,对煤矸石进行表面处理后,薄膜各方面性能均有所提高,在煤矸石填充量为20wt-%时,薄膜具有一定性能,当煤矸石填充量达到30wt-%后,薄膜拉伸强度有一定提高,但断裂伸长率及撕裂强度均有所下降,用PP-g-MA对煤矸石的处理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炉内喷钙脱硫技术具有投资少、占地小、易对中小锅炉进行改造等优点,但较低的脱硫效率限制了其被广泛应用.因此通过某种方法来改善钙基吸收剂颗粒的孔隙结构,提高钙基吸收剂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作为水处理的一种高级氧化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是近年来催化科学中十分活跃的领域.该课题从提高紫外光UV的利用率出发,选择石英光导材料
当中国先秦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正在主张自己伟大的治国策略时,东西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碰撞,这次碰撞在人类史上意义深远,影响至今.堪称人类的第一次国际大战,这就是历时50年的
期刊
胶体纳米晶(colloidal nanocrystals)具有尺寸和形貌依赖的光学、电学、磁学以及催化性能,成为设计功能性材料和器件的基本构成单元,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太阳电池、电信放大器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河道污染严重,底泥中污染物长期累积,对上覆水的水质的影响持久,所以底泥污染的治理十分必要。由于单一修复技术存在局限性,联合修复能实现优势互补和技术综合,成为底泥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所以,本课题采用化学-生物生态协同修复技术进行河道底泥的修复研究。在优化硝酸钙投量的实验中,硝酸钙投量为0.15 g/L时,菌剂和硝酸钙联合修复对底泥的氮素和有机物的效果较优,对底泥全氮的
学位
高层建筑在现阶段城市发展中越来越常见,高层建筑的应用确实表现出了多方面价值,但是同样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能耗损失问题,应该作为未来建筑行业节能优化的重要目标.本文就重
本课题针对我国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并参考国内外近年的研究成果,设计研究了一种可按好氧和缺氧—好氧两种运行方式的一体化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并在试验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