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场区竖向地震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7567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场地震有两个很显著的特点:其一,水平地震动表现出大的速度脉冲;其二,竖向地震动在该区域表现得非常显著。传统观点认为水平地震动起主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竖向地震动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竖向震害的统计,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本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首先对竖向地震动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与水平地震动相比较的方法来间接反映竖向地震的特性。就断层距、场地类别、震源机制进行分类,考察这些因素对加速度峰值比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在近场区加速度峰值比很大,说明在该区域竖向地震动表现得非常显著;震级越大,竖向地震影响的范围也越大;在软土场地加速度峰值比衰减得更慢;从整个断层距范围看来,走滑断层的加速度峰值比较其他两种机制都要大,逆断层次之,逆斜断层最小。在近场区及短周期段,竖向地震动伪加速度反应谱值大于水平方向的谱值,远大于规范中所采用的0.65的系数。值得注意的是,结构的竖向周期往往比较短,很有可能会落在该周期段内,按规范的方法计算竖向地震的效应可能偏于不安全。2.根据水平地震动以及竖向和水平地震动共同作用下的框架柱中轴力的变化规律,归纳出几种轴力的加载制度。采用纤维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柱在变轴力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进行数值模拟。轴力规则变化时,位移荷载曲线在正反加载方向表现出非对称性,其骨架曲线和滞回耗能较之常轴力时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于轴力不规则变化时,滞回曲线变化得更加复杂,尤其当轴力变化频率加快时,滞回曲线变得更加“杂乱”。轴力变化的相位和频率对于骨架曲线和滞回耗能都有一定的影响。3.对一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竖向和水平地震动共同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对竖向加速度有放大作用;竖向地震动对结构顶点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转角以及楼层最大位移影响不大,但是对顶部楼层的层间位移转角则有较大的影响。竖向地震动增大了结构的竖向位移,使结构框架柱出现受拉变形。随着加速度峰值比增大,框架柱内产生拉力,而且最大的拉力均出现在结构的中间部位。拉力的出现使原来处于“压弯”和“压剪”的构件变成“拉弯”和“拉剪”状态。显著的竖向地震动使框架柱底截面的弯矩—轴力时程愈发的接近“拉弯”破坏的界限,而弯矩的绝对值并没有显著的增加。轴力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削弱的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剪承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早期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患者远期意识状态预测的准确性,指导护士早期判断患者意识状态。方法对63例开颅术后延迟苏醒拔管患者,记录术后6 h内每小时BIS
政府绩评估作为评级和改进政府绩效的一种重要工具,不仅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而且在我国逐渐取代传统的管理方式,
<正>人与星每每看到新闻播音员、主持人的消息上了某些报纸的娱乐版,都觉得是一个误会,整错了。怎么错的呢?是我们电视新闻人自己给人造成的印象如此,还是办报的人就这样看电
<正>拥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金字招牌的重庆高新区,正将生物医药产业的高新特色发挥得更加明显。来自高新区管委会的消息称,年内,6家生物医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即将入驻位于金
激光全息照相实验对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要求很高。本文针对自制简易全息照相实验平台,利用光传感器来进行光学采样分析不同的振动情况下对平台抗振性能的影响,测量方法巧妙,
分布式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充分利用了分布式天线系统和MIMO技术的优点,以其在提高系统容量和降低发射功率方面的优势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极大兴趣,
多层大柱网框架结构具有空问较大、布置灵活、造价合理等优点,因此在建筑技术发达的今天也被广泛使用,尤其作为车间、厂房、商场等对大空间有需要的建筑。而由于此类建筑一般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教育都与高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知识经济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其提
<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水铁路空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据重庆日报报道4月30日,重庆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考察和在渝主
背景与目的:衰老是机体成熟后必然会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属生理性改变。但是衰老与老年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没有本质的区别,如不进行干预则必然发展为老年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