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随着新媒体、富媒体、自媒体等各种媒体的出现,使得媒体真正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我们清醒地看到现时高中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接受和外部世界的认识都离不开媒体,因此学生需要学会通过日益多样化的资源形式来选择、整理和理解信息,通过口头的、印刷的、视频的、网络的等各种媒体文本的学习,学生可以体验、了解和感知各种讯息,并从中认识自我,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媒体素养已成为21世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2年提出“我们必须让年青人在一个充斥图像、文字、声音的世界里学会生存”。当大众传媒日益成为未成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当大众传媒的影响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时候,针对未成年人开展媒体素养教育,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需要的现代公民。我国自1997年引进媒体素养理论之后,主要的工作是对理论的译介,媒体素养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有识之士呼吁要大力开展相关的探索和实践。而媒体素养教育,只有真正落实到教育的实践中去,才能够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媒体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时代,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它以培养人的素质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建立获得正确的媒介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媒体素养教育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课题,旨在借助媒体,养成学生主动、有效获得媒体讯息的习惯,增强鉴别媒体信息的能力,并具有健康的批判思维能力,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促进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由于媒体素养能力涵盖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运用,这种特性决定了与语文的天生融合性,因此语文教育理应承担这一重任。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更应该强调语文实践,语文教学内容应该沟通课堂内外,从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