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肿瘤病理的更深入了解,许多新的抗癌策略如基因疗法及光动力疗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如外科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常规癌症治疗手段相比,这类新的策略通过降低系统毒性和癌症耐药/辐射性表现出了较高的生物安全性以及显著提升了的抗癌活性。然而单一功能的治疗分子和运载系统已经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抗癌研究。在此,本文提出了通过苯胺与环氧开环反应制备两类不同的多功能聚阳离子,如下所示: 1.通过ATRP和开环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侧链含富羟基碘单元(Ⅱ)的星状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基聚阳离子(Ⅱ-PGEA/Ⅱ)并将其用于多功能基因载体。制备的这类Ⅱ-PGEA/Ⅱ载体含一个碘海醇碘化物(Ⅱ)核心和五条乙醇胺(EA)/Ⅱ双功能化的PGMA聚合物链。两亲性的Ⅱ-PGEA/Ⅱ载体可以在水溶液介质中自组装成为规整的阳离子纳米粒子,同时其表面大量的羟基可以形成水化层稳定该纳米粒子。Ⅱ的引入降低了该聚阳离子的细胞毒性。此外,通过调节引入Ⅱ单元的数量,制备的Ⅱ-PGEA/Ⅱ纳米粒子还可以在不同的细胞系中呈现出较好的转染特性。最重要的是,Ⅱ-PGEA/Ⅱ纳米粒子在肿瘤细胞中表现出了比碘海醇(一种商业化CT造影剂)更好的体外CT成像效果。进一步的Ⅱ-PGEA/Ⅱ/pEGFP-CD自杀基因复合物介导的抗癌效应实验证明了该纳米粒子在CT引导的高效癌症治疗方面的应用可能性。 2.为了构建高效水溶性多功能光敏剂,本文制备了一系列侧链含酞菁(Pc)单元的星状富羟基聚阳离子(Pc-PGEA/Pc)。设计的这类Pc-PGEA/Pc聚阳离子含一个Pc核心和四条EA/Pc双功能化的PGMA臂。引入的Pc单元的疏水性和强π-π堆叠效应驱使双亲性的Pc-PGEA/Pc自组装成为规整的阳离子纳米粒子。该Pc-PGEA/Pc纳米粒子在温和光照下即可呈现显著的光动力治疗效果。同时,这类纳米粒子还表现出了较好的基因载体特性。由于引入Pc单元在700nm附近较强的吸收,Pc-PGEA/Pc纳米粒子具备的光声成像(PAI)能力提供了一种可靠的PAI引导的光动力/基因联合抗肿瘤治疗方法。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我们论述了功能分子芳胺开环反应构建的多功能聚阳离子可用于高效、低毒及影像学可见的抗癌制剂。上述两个研究方案中所获得的数据将为下一代抗癌制剂的发展提供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