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分子遗传标记进行生物制品常用细胞鉴别

来源 :昆明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j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株(Cell Line)长期以来为各研究机构和生物制品企业广泛应用,细胞交叉污染(Cell Cross-Contamination)是一个长期广泛存在的问题,相关研究表明约17~36%的细胞株存在交叉污染,这通常会对科研和生产造成不良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KMB-17、Hep-2、Vero、2BS和MRC-5细胞株基因组DNA的11个STR位点进行分析,寻找一种简易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进行细胞鉴定。我们选择了D18S1364、D13S325、D11S2368、D8S1179、D7S820、D7S3048、D6S1043、D5S818、D2S1772、D2S1338、FGA和CSF1PO共11个具有高度或中度多态性的STR位点,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引物。将11对引物和5个细胞株的基因组DNA分别进行PCR扩增,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进行产物分析,筛选出了D18S1364、D6S1043和D5S818三个位点的引物进行细胞鉴定。我们用5个细胞株的DNA与这3种引物进行PCR反应,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制作出了标准带型图,还制定出了判断细胞种类的标准操作方法。在判断KMB-17细胞株是否存在交叉污染时,我们选择出了D18S1364位点的引物用于判定KMB-17细胞株是否被Vero细胞株污染,制作出了污染模式图,制定出了判断污染的标准操作方法;我们选择出了D6S1043位点的引物用于判定KMB-17细胞株是否被Hep-2、2BS和MRC-5细胞株污染,制作出了污染模式图,制定出了判断污染的标准操作方法。为保证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进行了灵敏度测试,为保证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了双盲测试和可重复性测试。本研究制定的细胞鉴定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以在各实验室和生物制品企业间进行推广,希望能有助于减少细胞交叉污染造成的危害。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占内科门诊的5%,耳鼻喉科门诊的15%。但因涉及众多学科,眩晕患者经常在多个科室之间辗转,得不到适当的诊断与治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根据病因及临
电影《非诚勿扰2》中,孙红雷饰演的香山,因为脚上一个"黑痣"恶化成不治之症——黑色素瘤,最终选择放弃治疗,并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在自己的人生告别会上,他劝告亲友:"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