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国策的提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职学校正逐渐成为独立的教育本体,参与市场竞争。但因普高扩招、毕业生就业安置等问题而出现了中职招生难的现象,生源年龄逐年偏小、综合素质也越来越低,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思想品德和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自身缺点较多的学生;甚至有些初中学业几乎不能完成,勉强毕业的学生都成为中职的生源。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有过很多家长打骂、老师批评、同学看不起等经历,在心理上,他们一方面因为对自己评价较低而有了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另一方面又非常敏感和脆弱;他们想从一个新的环境中找到新的起点,但是又害怕再次失败。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中职学生心理弹性和学校归属感以及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并试着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摸索提高中职学生幸福感的途径和方法,试图给中职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提出建议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通过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对300名中职学生施测,深入探讨了中职学生心理弹性和学校归属感以及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相互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 1、在心理弹性方面:男生和女生在心理弹性的情绪控制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目标专注维度、情绪控制以及心理弹性总分上,父母亲职业是否为务农有显著差异,在家庭支持维度和人际协助维度,母亲职业不同有显著差异。在学校归属感方面,只在小学阶段的不同的共同生活人方面有显著差异,在主观幸福感方面,人口学因素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2、心理弹性高分组和低分组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学校归属感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理弹性高分组的主观幸福感和学校归属感都显著高于低分组。 3、心理弹性所有维度及总分都与主观幸福感、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比较大的是家庭支持和目标专注维度;主观幸福感与归属感之间存在中等水平的显著正相关。 4、学校归属感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的直接预测作用,同时还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间接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学校归属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且是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