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地黄方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阴虚血热型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g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牛角地黄方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ITP)阴虚血热型的临床疗效和对ITP 大鼠的作用机制。   方法:1 临床研究:将65 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阴虚血热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分别予牛角地黄方,强的松治疗6 个月,对治疗前后病人西医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出血症状、外周血小板数、骨髓巨核细胞数、不良反应、远期疗效进行比较。2 实验研究:采用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APS)腹腔注射法造模,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大鼠脾脏巨噬细胞FcγⅡb 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攻膜复合物(MAC)和抗血小板抗体(PAIgG)的含量,并进行比较。   结果:1.临床研究:两组病人在中医证侯疗效、西医临床疗效、血小板数量、骨髓巨核细胞改善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远期疗效和五心烦热、口干、便秘3 个单一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小板上升速度和头晕目眩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西医临床疗效、血小板数量、出血症状改善、骨髓巨核细胞变化几个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观察1年,治疗组未见有明显心、肝、肾等脏器毒副反应。   2.实验研究:三组大鼠脾脏巨噬细胞FcγRⅡb 的表达顺序是药物组>空白组>模型组,统计学分析药物组与空白组和模型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组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大鼠血清中MAC 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中抗血小板抗体(PAIgG)的含量药物组比模型组高,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 牛角地黄方能有效提升CITP 阴虚血热型患者血小板数量和改善出血症状,安全性高,远期疗效优于强的松,但提升血小板速度比强的松慢。   2 牛角地黄方通过上调脾脏巨噬细胞FcγRⅡb 和干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从而阻止血小板被破坏。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通过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观察苁蓉精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障碍的作用及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通过相关检测方法,检测模型小鼠大脑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为苁蓉精的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基础研究支持。方法: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苁蓉精低剂量组、苁蓉精中剂量组、苁蓉精高剂量组5组。连续7日腹腔注射MPTP 30mg/kg建立PD模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