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电动汽车充电优化研究 ——以北京为例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ccc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全球能源系统需要从主要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系统转变为效率更高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系统。电动汽车以电力为驱动力,比传统燃油车更为清洁,且提供了一个可以将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引入发电组合可行的机会。当大量电动汽车无序充电,接入电网时,不仅无法同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相匹配,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还可能造成电网负荷增加从而危害电网安全。因此,有必要对电动汽车充电行为进行优化,以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优势。本文从集中控制和分布控制角度入手,分析北京市结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动汽车充电行为优化效果。首先,本文以北京汽车出行方式,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电动汽车充电,分析在未接入可再生能源发电情境下,不同比例电动汽车充电在未优化和优化后,对电网的负荷影响。其次,通过估算北京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安装潜力,计算分布式光伏出力能力,考虑接入一定比例分布式光伏发电后,不同电动汽车比例下,无序充电对电网负荷的效果。然后,通过采用分时电价政策,对电动汽车充电行为进行优化,电动汽车用户将会受到电价激励,改变充电时间,分析优化后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匹配情况以及对电网负荷的影响。最后,基于未来情景,提出以智能电网为基础的,智能充电模式,在分布式光伏出力高峰时,协调电动汽车充电,以促进分布式光伏电力的消纳,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与分时电价政策优化结果相比较,分析不同优化方式的优缺点。结果显示,合适的分时电价策略不仅可以调控电动汽车充电行为,还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消纳。过高价差的分时电价策略,反而会对充电进行“过度优化”,不利于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因此在制定分时电价时,需采取合理的电价差。此外,基于智能电网的智能充电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促进作用也优于分时电价策略。因此,应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促进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近年来,能源文学探讨能源发展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翻译项目“Improbability Drives:The Energy of Sf”主要探讨了科幻小说中的能源问题,原文句式以长句为主,逻辑结构强,语篇衔接紧密。本研究在此翻译项目的基础上,以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理论为框架,采取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