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独立工矿区作为重要的资源产地,为保障我国经济安全、支持国家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的贡献着资源能源产品。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使得许多矿区面临着矿竭城衰的威胁,加之区位劣势和产业结构单一的原因,这些独立工矿区普遍存在城镇建设落后、城镇功能缺失和经济衰退的问题,资源开采和工业开发对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激化了此类地区的社会矛盾,因此对独立工矿区实施转型发展困难且急迫。本研究首先在总结国内外资源型地区城市转型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独立工矿区转型基础理论和实践案例经验,具体阐述了独立工矿区的地理分布、演化过程、分类特点的不同,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念为指引,将这一应对城市化后期城市病问题而提出的规划策略,进一步外延其内涵,把脉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中的城市建设问题.然后,本研究提出独立工矿区转型模式的制定遵从“系统性、整体性、时序性、实践、多样性”的原则,并建立了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的基本模式:“生态+触媒效应”、“生态+旅游转型”、“生态+全面升级”,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三大转型规划策略:生态原真的触媒激活策略、特色突出的旅游转型策略、和谐共生的全面升级策略,并具体在生态格局、工业痕迹、空间活力、综合交通、公服设施、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内容上展开,为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最后,本研究基于对白云鄂博矿区的实地调研和分析,提出针对白云鄂博矿区的转型规划策略,实践论证“城市双修”理念在提升独立工矿区生态环境品质,生活条件水平,以及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以期此研究能为其他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