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资金互助行为研究——对温州地区的调查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g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州是一个民间资本活跃的地方,温州农村居民之间的资金互助行为大量存在。本研究涉及到了互助性私人借贷和金融互助会两种资金互助方式。对资金互助行为的研究主要有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理论视角。在经济学的视角下,资金互助是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结果,资金互助行为是一种非人格化的经济交换行为;在社会学的视野下,资金互助行为是一种涉及人际关系、人际信任、社会网络、社会舆论等社会性因素的人格化交易。本研究主要是站在社会学的理论立场上,对温州地区农村居民的资金互助行为展开研究。 本研究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围绕温州地区农村居民资金互助的行为选择和运作状况,就温州地区农村居民对资金互助的态度、两种不同形式的资金互助行为的特征与类型、资金互助行为发生的基础、资金互助行为的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正规金融融资渠道与资金互助、两种资金互助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温州地区农村居民的资金互助行为做进一步的总结,以期得出更具概括性的结论。 本研究表明,资金互助行为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温州地区农村居民的资金互助行为是基于人际信任而发生,更多的是一种人格化交易,人们主要不是为了物质报酬而参与其中,而是为了个人在群体中的名声。这种行为是对社会资本的使用,它受制于更大的社会网络的舆论,表现出高度的可预测性和对称性。当然,资金互助行为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是难以满足较大金额的资金需求,需要其他资金供给方式加以弥补。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从文献上回顾了关于资金互助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思路和研究假设,对研究方法做了说明。 第二部分,对温州地区农村居民资金互助行为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是对互助性私人借贷和金融互助会进行描述,并对两种方式及正规金融与资金互助行为做了比较分析。 第三部分,对资金互助行为的调查情况进行总结,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资金互助行为进行了讨论。 第四部分,对不同形式的资金互助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解其异同点与各自的优劣之处。 第五部分,基于以上分析的总结和讨论,围绕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资金需求,提出建议与对策。
其他文献
当前,对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研究,更多是以静态的视角阐释其困境和原因是什么,很少以动态的视角研究出现这些问题和困境的过程。在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中,各单位会针对机构设置、人员
本研究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高校大学生的考试诚信状况进行了调查;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角度,主要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影响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前,非正规就业不仅成为吸纳劳动力的巨大“海绵”和“蓄水池”,而且因为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己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缓解就业矛盾的一条现实途径。许多研究就业问题的专家已经指出
择校现象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内的热点问题,社会各界对此莫衷一是、争鸣不已。本文以择校行为中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研究国内外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个案访谈的方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之多,农村的发展堪称是决定中国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关键条件。正因如此,农村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
中国社会正处在经济转型与社会结构调整的时期,城镇弱势群体的问题由原来的隐蔽状态逐步显性化,其中住房保障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制度分析、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