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1.测定地锦草、三颗针、马尾黄连等19种中药材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筛选出具有较好抗菌活性的中药材。2.追踪分离地锦草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鉴定其化学结构。3.测定分离所得以及购买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进一步筛选出活性较好单体并评价活性成分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体外抗菌作用。[方 法]1.将中药材粗粉用80%乙醇浸泡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制备成浸膏,通过琼脂打孔法测定提取物抑菌圈,再通过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MFC),根据活性测定结果确定进一步研究的目标中药材。2.采用生物活性导向分离技术,将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合硅胶、SephadexLH-20等色谱分离手段,从目标中药材提取物的活性部位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用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方法鉴定其结构。3.用K-B纸片扩散法筛选与化合物有联合作用的抗菌剂,进一步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联合使用后的抑菌活性、根据部分抑菌浓度指数评价联合抑菌效果,采用时间-杀菌曲线法考察联合使用后的动态杀菌效果。[结 果]1.通过体外活性测定,从马尾黄连、地锦草、三颗针等19种中药材中确定地锦草为进一步进行分离的目标中药材。2.从地锦草乙酸乙酯萃取层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为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硬脂酸乙酯、棕榈酸。3.将单体化合物与临床常用抗菌剂联合作用于病原菌的实验结果显示:(1) K-B纸片扩散法筛选出与各单体化合物具有协同及相加作用的抗菌剂主要为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2)微量棋盘法结果显示:没食子酸甲酯与头孢曲松联合使用抗10株MRSA时,有5株表现为协同作用,2株表现为相加作用;没食子酸甲酯与头孢他啶联合使用抗10株MRSA时,有2株表现为协同作用,3株表现为相加作用;没食子酸甲酯与亚胺培南西司他汀联合使用抗10株MRSA时,有5株表现为协同作用,3株表现为相加作用;没食子酸甲酯与氨苄西林联合使用抗10株MRSA时,有4株表现为协同作用,5株表现为相加作用;没食子酸甲酯与青霉素联合使用抗10株MRSA时,有7株表现为协同作用,1株表现为相加作用;没食子酸甲酯与阿米卡星联合使用抗10株MRSA时,有6株表现为协同作用,1株表现为相加作用。化合物与各抗菌药联合抗标准大肠埃希菌时,仅短叶苏木酚酸与青霉素联合作用时具有协同作用,短叶苏木酚酸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作用时具有相加作用;化合物与各抗菌药联合抗耐卡那霉素大肠埃希菌时,短叶苏木酚酸与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作用时具有协同作用,短叶苏木酚酸与头孢曲松和青霉素联合作用时具有相加作用;没食子酸甲酯与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联合作用时表现为协同作用,没食子酸甲酯与头孢曲松联合作用时表现为相加作用。(3)时间杀菌曲线结果显示:没食子酸甲酯与亚胺培南西司他汀联合抗MRSA166作用方式为相加;没食子酸甲酯与氨苄西林、青霉素联合抗MRSA166作用方式为协同;没食子酸甲酯与与头孢曲松联合抗MRSA70作用方式为协同。没食子酸甲酯、短叶苏木酚酸与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抗耐卡那霉素大肠埃希菌的作用方式均为协同。[结论]1.通过对19种中药材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发现,马尾黄连、孜然、地锦草、广西莪术、穿心莲、益母草、吴茱萸、土大黄、叶上花、土连翘、凤尾草和三棵针等中药材对所选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地锦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进而确定其为目标中药材。2.通过对地锦草乙酸乙酯层的活性追踪分离,最终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与已知样品对照,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硬脂酸乙酯、棕榈酸。3.没食子酸甲酯、根皮苷、根皮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抗菌活性;没食子酸甲酯、短叶苏木酚酸与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抗耐卡那霉素大肠埃希菌的作用方式均为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