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群体住房现状及保障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ng_h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状况是衡量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住房保障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或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学毕业生在城市定居人数逐年增多,城市有限的土地和住房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城市人口的居住需求。在房价日益上涨和住房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问题逐渐显现。因此,深入了解大学毕业生的住房情况和住房保障享受状况,对于政府解决大学毕业生及其他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定性分析,选取南京作为研究地点,以南京市新就业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选取26名具有代表性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个案访谈。通过描述南京市大学毕业生的群体特征、住房及住房保障状况、住房及其保障意愿,以福利三角分析范式,从市场、家庭和政府三个角度分析了大学毕业生住房福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大学毕业生住房现状及保障相关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设性政策建议。文章的结构安排上采用了总-分-总的逻辑体系,由绪论、主体(五章)和结论七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产生的背景,对国内外住房和大学毕业生的相关文献作了梳理,并提出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一章研究设计部分介绍了文章的核心概念大学毕业生群体、住房保障和住房货币支付能力,理论基础住房及住房保障相关理论、福利三角分析范式,说明文章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南京市经济社会、住房市场、住房政策的发展概况,并对访谈对象户籍状况、家庭状况和工作状况作了简要描述,认为大学毕业生群体具有起薪较低,经济预期较好,刚性消费难免,资金积累较少,城市适应能力较强,存在一定流动性等方面的特征。第三章从大学毕业生群体住房获取途径、住房保障享受状况入手,以社会排斥理论为基础,认为南京市住房保障体系中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大学毕业生群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排斥。第四章描述了大学毕业生群体的住房意愿和住房保障意愿,认为影响大学毕业生群体住房及保障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收入状况、单位性质和家庭规模。第五章以福利三角分析范式为视角,分别从市场、家庭、政府三个角度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群体的住房福利。最后,文章得出经济因素是影响大学毕业生住房状况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因素,单位性质则影响大学毕业生的住房保障享受状况,购买自由产权住房是多数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最终期望的结论,并提出了政府应当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创新住房金融政策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应当看到,中国财富管理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已融入全球市场并日益成为焦点。最大的挑战在于缺乏领军人物和大批训练有素、通晓国际市场的财富管理专才。中国应该成为亚洲财
本文从我国大学校长专题研究的研究现状出发,对我国大学校长专题研究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以此为基础,选取20家高等教育核心期刊《高等教育研究》(武汉)、《教育发展研究》(上
本研究以教育的基本规律和配第—克拉克定律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对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以期帮
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利用词典的词目、义项、例证、附录、词源、注释、插图、参见等组成要素充分提供必要的民族文化信息。
随着1980年新中国最初创立民办高校以来,它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民办高校由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两部分组成,而辅导员既可归为教师队伍的一员,又可以将其归为管理队伍的一员,其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又与高校授课教师存在很大差异,如何建设一只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辅导员队伍事关重要。为了适应改革的要求,在矛盾充斥的
公民意识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实现政治文明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国家过渡到公民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条件。而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