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养老意愿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经济学的视角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utur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阶段,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对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形成巨大挑战。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家庭结构核心化、小型化及老年家庭比例不断上升,进一步弱化了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致使我国的养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尤其是农村地区。据此,本文从供求角度分析农村居民的养老现状特点,探讨农村居民的养老意愿选择,试图从理论上寻找出农村养老模式的优化方案,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养老保障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首先运用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分析了老年人养老居住选择的决策过程,并构建出综合家庭供给因素、社会供给因素、自我供给因素和养老需求因素的养老意愿选择理论分析框架。其次,采用实地调研数据概括了样本地区农村居民的养老现状特点和养老意愿的分布特征。最后,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居民的养老意愿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  上述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农村经济发展增强了农村居民自我供养的能力,依靠家庭子女供养和社会供养的主要集中于高龄老人群体;农村家庭子女的养老支持普遍存在,但经济支持有可能胜过非经济支持;受经济条件所限,农村社区的养老支持网络发展滞后。第二,农村家庭父母与子女分居现象普遍,且大多数农村居民将分居式养老视为理想养老方式,而影响其养老意愿选择的主要因素是经济保障因素、医疗保障因素、照料需求因素和养老观念因素等方面。第三,经济自我保障能力的增强是农村居民选择分居式养老的主要动因,而生活照料需求与养老观念是主要的抑制因素,另外社会供给型因素对农村居民的养老选择具有积极的正效应。最后,本文从国家政策层面、社区层面及家庭和个人层面提出了若干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解决我国现阶段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传统的研发组织形式由于空间和地域的分散使智力、技术及信息等资源的共享受到很大的制约,同时也降低了研发组织的运作效率。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时空的障碍被打破,虚拟研发组织(Virtual R&D Organization)也应运而生。虚拟研发组织是研发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是围绕特定研发目标和内容,利用计算机网络等通讯工具建立起来的联盟组织。目前,我国部分产业集群内一些同类产业的中小企
从那一刻起许下的愿望,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于是,重庆,我来了,看看你的全世界。  夹起最后一根泡面,心满意足地往列车方形的窗口远眺。一座依山而建的城,在阳光的照耀下晕出了一层层光斑。手不觉地在窗玻璃上轻轻触碰,山城也便是这般热情吧,眨眼,轻笑。  穿过沧白路,抬头便可见火红色的一条“丝绸”横跨嘉陵江,那便是嘉陵江大桥,很宽,很长。黑灰的沥青柏油路,一直延伸到对岸的洪崖洞。倚栏俯瞰,碧绿的嘉陵江水柔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