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几种典型表面活性剂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65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几种典型表面活性剂的分离分析进行了研究。   根据聚乙二醇(PEG)无紫外吸收及测定受水分干扰(采用HPLC-RI)的特点,选择了电雾式检测器(CAD)配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PEG含量进行了测定。确定了HPLC-CAD测定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中PEG的条件:C18色谱柱,甲醇:水(90:10)为流动相。在样品中加入不同量的水分,以及采用不同比例的甲醇-水溶液作为溶剂,分别采用HPLC-CAD进行检测,实验证明,样品中的水分不会对聚乙二醇的测定产生干扰,采用该方法测定样品时不需干燥前处理:但是配制溶液时应尽量使用流动相或与流动相组份接近的溶液作溶剂。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进行分离分析,对流动相体系及离子改性剂做了选择,最后选定采用甲醇-乙酸铵溶液做流动相。分别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及电雾式检测器(CAD)进行检测,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季铵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计算,并与QB/T1914-1993气相色谱法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HPLC-CAD法操作更简单,数据更准确。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最具代表性、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表面活性剂。通过大量试验探索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的最佳色谱条件,重点是流动相和离子改性剂的选择。最终确定了乙腈-水流动相体系中加入适量CH3COONH4离子改性剂,使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在较短时间内同系物得到完全分离,异构体也得到部分分离。依据碳链分布,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LAS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计算,并与GB/T5178-2008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满意。
其他文献
Toll样受体(TLRs)是重要的模式识别分子,是连接适应性免疫和天然免疫的桥梁。TLRs受体可以分为六大亚家族,TLR1家族、TLR3家族、TLR4家族、TLR5家族、TLR7家族、TLR11家族。
二氧化锡(SnO2)是一种常规的N型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晶体结构有四方、六方和斜方晶系,广泛用在电子元器件和传感器方面。由于SnO2的带隙较宽(Eg=3.6 e V、T=300 K),导致其在光电催
与脊椎动物相比,无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相对更为简单,缺少传统意义上的获得性免疫系统。免疫反应的开启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识别病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