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姆斯·鲍德温(1924-1987)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黑人作家之一。本文通过细读他的三部小说,《向苍天呼吁》、《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就在我的头顶之上》认为鲍德温小说中存在一种世俗化倾向,作者意欲否认世俗与神圣的两元对立,力图寻求两者之间的联结,在世俗世界中实现基督教精神。受难与救赎的基督教思想贯穿于上述小说之中。总体而言,小说人物的受难大体都是因为教会对世俗欲望和享乐的否定。唯有像耶稣基督一样服务他人与关爱他人才从中获得自己的人性价值,得以救赎。《向苍天呼吁》中的约翰、《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的方尼、《就在我的头顶之上》中的朱莉亚这三位历经各种精神和肉体磨难的主人公都莫不如此。尽管如此,世俗化的思想在几部小说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从一开始《向苍天呼吁》中对上帝的质疑、到《假如比尔街能够说话》中世俗的宗教之爱和后来《就在我的头顶之上》中鲜明的教堂之外精神服务,世俗化的倾向逐渐强烈,表明一度做过少年牧师的鲍德温基于种种考虑希望在教堂之外实现基督教精神。本研究在历史的维度下把握鲍德温小说中基督教思想的变化,明确其世俗化倾向的表征,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鲍德温及其历史地位,也有助于加深对当代非裔美国文学传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