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2017年我国投资流量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家积极融入到全球浪潮中的重要方式,也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近两年来,受益于“一带一路”等扩大对外开放顶层设计的实施落地,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亦呈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然而,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离不开雄厚的资金支持,仅靠企业一己之力往往很难维系,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因此,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便成为了我们需要重点探讨的议题。同时,仅仅靠粗放型的金融发展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空间可能会逐步缩小,我们更亟待向通过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提升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增长模式转变。据此,本文旨在研究金融发展水平、资本配置效率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首先梳理了金融发展,资本配置效率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从理论层面详细分析了金融发展,资本配置效率及其相互作用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传导路径和影响机理。然后构建信贷总量、非国有部门信贷总量等四个指标从金融规模发展、金融结构发展等角度对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衡量,并通过生产函数估计法构建资本价格扭曲度和资本错配指数两个指标以测度资本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对我国2005-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实证考察金融发展水平和资本配置效率及其相互作用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金融发展水平提升包括金融规模发展和金融结构发展均能够显著助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提高。而地区资本错配会对对外直接投资产生负向影响,即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对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我们加入交互项进行研究后,还发现资本配置效率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影响效果还会受到该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即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可以明显改善资本价格扭曲和资本错配对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影响效应。在稳健性检验中,替换了不同的度量指标,结果依然稳健。通过更进一步分地区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和资本配置效率提升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存在着地区差异,并且地区间产能过剩水平的不同也会影响到估计结果。本文的启示在于,在中国逐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推进金融深化改革,使各地区金融体系能够协调均衡发展,促进金融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有效缓解市场中存在的资本错配问题,优化市场资本配置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推进对外直接投资的进一步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