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夜间景观照明在我国发展迅速,建筑物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成为城市夜间景观形象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建筑物景观照明设计的过程当中,常常会因灯具选择、照明方式以及对建筑物表面材料特性的认识不足而产生诸如明亮程度与主观估计不符、耗能过高等问题,因此,在照明设计过程中,需要以相关照明设计标准作为指导来进行。 由于国内缺乏相关经验,许多城市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几乎都采用国外的照明标准作为指导,但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直接沿用国外的标准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合适的,因此,国内几个直辖市分别出台了地方性的夜景照明标准,而其中重要的就是标准值的推荐,这是在照明设计当中起关键作用的重要参数。 本课题通过对现有国内外照明标准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国外大部分标准制定时间较早,采用照度作为推荐值的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照度在实际照明计算当中具有直观性和方便性,但不少照明权威人士曾多次提出照度虽然使用方便,但却不能直观反映人的感受,因此存在极大的不准确性。这是因为我们进行照明设计时离不开人的主观评价,而亮度则是较为关键的因素。由于亮度计算过程非常复杂,因而在许多标准中只提出了可采用漫反射公式近似换算,而并未直接把亮度作为推荐标准。国内已出台的地方性标准中也有以亮度作为推荐值的,但较多还是采用漫反射公式进行换算,且所推荐的亮度值并不统一,不利于实际应用,因此,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且紧迫的课题,于此,建设部在2005年启动了制定国家夜景照明标准的项目。 本课题是《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标准》(国家标准)资助项目,本文的研究的就是城市建筑物景观照明标准值的确定方法。在本课题前期,已经有学者建立了相关的实验理论和提出了研究方向,而本课题则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标准的制定为主要目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进一步研究。 亮度因其与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本文的研究采用了心理学、统计学及计算机技术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建筑物景观照明现状的大量实地调查,研究了建筑物表面亮度、背景亮度等客观参数与人的主观感受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从而把人的主观感受量引入到标准值的确定之中。 本课题查阅了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城市夜景照明推荐标准,了解了各标准所推荐的建筑物饰面材料类型,通过归类后进行研究,把这些材料作为研究建筑物反射特性的基础,通过对每种材料的反复测试获得大量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