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氧化三甲胺(TMAO)是一种从饮食和肠道微生物代谢中提取的化合物,近年来,很多研究报道其与房颤血栓栓塞形成相关。本研究目的是测定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TMAO水平,并对入选患者进行CHA2DS2-VASc评分,以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评估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入选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并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氧化三甲胺(TMAO)是一种从饮食和肠道微生物代谢中提取的化合物,近年来,很多研究报道其与房颤血栓栓塞形成相关。本研究目的是测定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TMAO水平,并对入选患者进行CHA2DS2-VASc评分,以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评估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入选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并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88例,对每例入选者进行CHA2DS2-VASc评分,计算每例病人的积分,将CHA2DS2-VASc评分0分定义为低危组,1分定义为中危组,2分及以上定义为高危组。经评分将其分为低中危组29例(33.0%)和高危组59例(67.0%)。入院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5m L,分别测定低中危组、高危组的血浆TMAO以及D-二聚体(D-Dimer)、NT-pro BNP、hs-CRP的水平。其中,D-Dimer、NT-pro BNP、hs-CRP采用美国贝克曼5821全自动生化仪及相关配套试剂免疫比浊法测定其值,血浆TMAO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具体数值。采用SPSS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探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各项指标与CHA2DS2-VASc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糖尿病者15例,均为高危组患者;高血压者54例,含高危组40例,低中危组14例;脑卒中/脑梗/TIA者25例,均为高危组患者;其他部位血栓栓塞者0例;充血性心衰者21例,高危组19例,低中危组2例;血管疾病者5例,均为高危组。高危组患者的T MAO、D-Dimer、NT-pro BNP、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低中危组(P<0.05)。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TMAO、D-Dimer、NT-pro BNP、hs-CRP与CHA2DS2-VASc评分均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 s=0.588,P<0.001;r s=0.295,P=0.005;r s=0.631,P<0.001;r s=0.259,P<0.05。结论:血浆TMAO可能作为评估房颤血栓风险的新指标。联合D-Dimer、NT-proBNP、hsCRP检测可能为临床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形成风险及预后的评估提供新的指导依据。四个指标均与CHA2DS2-VASc评分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踝肱指数(ABI)测量方法简单、快捷,虽有研究表明两者对心血管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仍存在一些争议。本研究旨在探索PWV及ABI是否对心血管病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9月至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35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在出院6个月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次住院(包括心力衰竭
目的:评估连续血小板聚集率(PAR)检测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的ACS患者104例,入院时随机分为PAR指导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出院前、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PAR检测,PAR指导组依据与入院时基线PAR0相比,出院时及每次复查的PAR
目的:采用需治疗人数(Number Needed to Treat,NNT)评估常用降压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ⅡRe Ae Ator Blo Akers,ARB)、钙通道阻滞剂(Cal Aium Channel Blo Akers,CCB)、β受体阻滞剂
目的:通过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对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 SE)评分的检测,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与焦虑抑郁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于2019年8月-2020年2月纳入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2例,根据其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 MSE)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78,MM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间区域心房利钠肽前体(Midregional pro-atr ial natriuretic peptide,MR-proANP)在不同射血分数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水平变化,为不同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心力衰竭的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纳入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 EF)组41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 EF)组27例、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
背景与目的:心肺复苏术(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患者出现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时以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代替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的急救方法。CPR作为抢救CA患者的主要手段,长久以来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经过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STD-CPR)抢救的患
目的:筛选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s,CTO)开通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失败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一科2015年3月-2020年3月行CTO-PCI的332例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闭塞
目的:基于国内经济水平及医疗现状,研究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标准治疗中加入依洛尤单抗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成本效果分析,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根据FOURIER试验的研究数据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建立1年期决策树模型,而后采用长期外推Markov模型。通过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文章,确定成本、转移概率、健康效用值等参数,确定各参数的分布类型,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RG4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心力衰竭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方面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四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9例作为CHF组,诊断标准参照2019年中国《慢性心力衰竭基层诊疗指南》,所有入选者均依据左室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组(HFrEF组EF<40%)、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组(HFmrE
研究背景:神经调节蛋白4(Neuregulin-4,NRG-4)是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家族成员,富含于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通过与靶器官细胞膜表面的Erb B4受体结合发挥多重生物学作用。大量动物及临床试验已经证明NRG-4在调节糖脂代谢、肥胖及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预测2型糖尿病中发挥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