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舞弊由来已久,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难以解决的问题。纵观国内外层出不穷的舞弊案件,从美国的安然、世通事件、施乐等丑闻,到意大利的帕玛拉特,再到国内的郑百文、银广厦、麦科特等案件,个个都让人触目惊心!这足以见得会计舞弊的严重和泛滥。会计舞弊不仅使投资者丧失投资的信心,损害上市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破坏了证券市场的公平性,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可见,会计舞弊已然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严厉打击会计舞弊已经刻不容缓。目前,中国领先全球进入复苏,危机已脱离“高压区”进入后期,世界经济正逐渐迈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金融危机进入关键的转折时期。在这一特殊经济背景下,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成因将呈现出什么特点,我们又将如何应对,才能有效地抑制会计舞弊行为,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会计舞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但是仍然缺乏对于特殊背景下的会计舞弊问题的研究。因此,笔者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选取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一特定经济背景,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会计舞弊成因及应对策略展开研究。文章对会计舞弊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从以下方面对本文展开研究:首先,对会计舞弊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会计舞弊的成因理论,即三角理论和GONE理论,为本文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针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和正常经济时期分别选取样本,对会计舞弊成因进行描述性统计研究,并对两个时期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深入剖析我国后金融危机时期体现出的会计舞弊成因。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会计舞弊成因进行实证检验。再次,通过对美国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舞弊成因的分析,结合我国这一时期会计舞弊成因具体情况,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中得到一些治理会计舞弊的有益启示。最后,在对我国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舞弊成因深入分析之后,借鉴美国先进经验,从事前防范和事后治理两方面提出了我国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舞弊的策略。具体策略包括:遏制会计舞弊的动机,使之不必舞弊;减少会计舞弊的机会,使之不能舞弊;消除会计舞弊的借口,使之不愿舞弊;加强惩罚力度,使之不敢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