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国内各类模具钢普遍是锻造生产的,为了保证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高碳高铬类冷作模具钢应用较广,由于网状碳化物量较多,铸态下的性能极差甚至无法使用。但对于要求较高强韧性的中碳CARMO钢来说,组织中含有少量的共晶碳化物,虽然锻造生产性能较好,但是对于一些模具,铸造成形一样可以达到使用要求。如果采用“以铸代锻”的方法,取代锻造工艺,直接铸成模具或模胚,这样不仅节约能源,减少原材料的消耗,缩短生产周期,能够铸成各种结构复杂的模具,这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社会急需成熟的一项新工艺。本课题正是通过采用变质处理方法改善铸造CARMO钢组织和性能,为铸造模具钢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本文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利用真空感应电炉熔炼CARMO钢,加入少量Al脱氧硫,然后加入稀土变质剂对CARMO钢进行变质处理,并用金相显微镜、SEM、EDS、XRD等测试手段分析稀土变质处理对铸造CAR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稀土变质处理促进CARMO钢枝晶组织细化,粗针状马氏体变为细针马氏体,局部区域共晶碳化物明显减少,残留稀土以原子、夹杂物或化合物弥散分布于基体中,Cr7C3型碳化物量减少,促进了Mo2C型碳化物产生,增加了钢的硬度,同时深度降低氧、硫和磷(磷以Fe3P存在)在晶界处的偏聚,强化了晶界,阻碍晶间断裂,提高了模具钢的韧性。 热处理表明:普通CARMO钢中碳化物和合金元素分布不均,稀土的加入提高了CARMO钢中合金元素的活度,增大了扩散速度,退火后,钢中的合金元素分布更加均匀,致密度提高。当稀土加入量为0.2%时,组织晶粒度最接近供货态的组织,稀土残余物在钢中的分布效果最佳。950℃淬火,采用油冷方法获得较好的高硬度针状马氏体组织,减少了残余奥氏体的产生,而采用风冷的方法获得马氏体+贝氏体,模具钢的硬度有所降低,但是油冷试样开裂倾向较大。因此,要得到较好性能的CARMO钢,就必须严格控制淬火工艺中钢的冷却方法。 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0.2%稀土变处理后,在950℃淬火,200℃回火,采用油淬的CARMO钢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硬度值为54HRC,冲击韧性值为47J/cm2,比风冷后的硬度大2~3HRC,冲击韧性大5~10J/cm2,性能已接近或超过供货态热处理后的性能。表面淬火后,变质钢的硬度值增加,硬度深度更深,而且硬度离散度减小。在不同的浇注温度下检测CARMO钢的流动性,稀土变质处理的钢液流动性更强,远超过未变质处理钢液的流动性。